|
1965年,在我国中、西部大地上正悄然进行着以“
一、响应号召,筹备内迁
1960年代初,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恶化,受到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战争威胁有增无减。面对可能出现的战争威胁,毛泽东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对如何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问题要作专门的调查研究。为此,总参谋部于
所谓一、二、三线,当时是按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西部地区为三线。三线地区又分为两大块:一是包括云、贵、川三省的全部或大部分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一是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全部或大部分及豫西、晋西地区的西北三线。其中,三线又有大小之分:大三线指西南、西北两片;中部及沿海地区省区的腹地则称之为小三线。
8月,美国悍然轰炸越南北方,再次证实了毛泽东的忧虑。他在中央书记处讨论三线建设会议上两次讲话,提醒大家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他不无忧虑地说:“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工厂可以一分为二,要抢时间迁至内地去,各省都要搬家,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不仅工业交通部门要搬家,而且院校和科研单位也要搬家。”
在此大背景下,高等教育部[3](简称“高教部”,下同)提出了《关于调整第一线和集中力量建设第三线的报告》,决定要向三线地区迁建部分高等院校。
作为新中国诞生后最早创立的第一所化工高等院校,并承担着国防尖端科研任务的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被列在了7所首批要迁建的院校名单之中。[4]为了响应国家的这一号召,一时间学校内的形势变得“紧张而忙碌”起来,迁建筹备工作“悄然开始”(仅在领导决策层酝酿)。
当时,中央指示迁建学校确定候选地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大分散小集中,即联合几个单位组成一个“小城镇”;二、具备教学、科学研究、生产劳动三结合的有利条件;三、少占耕地,不占高产田;四、交通方便,有水源电源,有利于节约投资和开展基本建设。根据上述原则,1964年10月起学校派出先遣人员,先后在四川的灌县、内江、自贡、宜宾等地作了20多处的实地考察,在综合比对各种利弊因素之后,认为自贡地区作为学校迁建目的地较为适宜。因自贡是西南化学工业基地之一,便于贯彻当时“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5]另外,位处西南大后方,符合中央的总方针要求。最后,经与地方政府反复研究,决定将分院建在自贡市自流井西北面的黄家山(珍珠山)附近。
1965年2月,根据先前高教部的指示,学校决定将机密、尖端及与国防有关的专业和研究室全部迁往内地,有放射化工、稀有元素、放射化工机械3个专业和菁染料、塑料2个研究室。同时还决定将石油化工、物化工程两个研究小组也迁去;而无机物、硅酸盐、基本有机合成、塑料、燃料化学、化工机械6个专业则要一分为二,即在内地也要兴办。至此,学校拟迁建的专业和研究室等涉及13个部门,初步设想,以此在内地建立学校的一个分部——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
在高教部的指导下,学校确定分院的学生规模为2800人,教职工为1145人;并对迁建的基本建设任务进行了规划,初定各类建筑总面积为10.54万M²,总投资为1446.58万元。
二、筹建过程中的波折
1、选址的波折
根据四条选址原则,先遣人员已于1964年末至1965年初作了认真细致的实地考察,并决定将分院建在自贡辖区内的黄家山附近。
黄家山系荒山秃岭,土地贫瘠,选择这一地区建设分院符合当时确定的选址原则。更重要的是该地原为自贡市拟建的化工专科学校校址,其地形情况已经市城建局测绘过,部分农田已征购,校舍的总体布置也作过规划,个别建筑物的地基已施工完毕。此外,该校址通往市区的简便公路已修通,又有天然气管道经过,离自来水厂也不远。因此,学校认为在此建设分院,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有利,又可以省去许多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然而,当学校上报的方案经高教部(
在当地政府的全力帮助下,工程办事处成员又马不停蹄地奔走于自贡辖区各地,寻找更为合适的新址,最终改至离自贡市
选择黄坡岭作为分院建设地,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一、该地比较贫瘠,农户拆迁较少;二、地点比较隐蔽,附近均是丘陵地带;三、邻近有邓关盐厂、自贡阀门厂、炭黑厂、晨光化工厂(后为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所在地)、天然气试验站等化工生产和科研机构。地下资源也极为丰富,有大量的盐卤及天然气,有利于贯彻教学、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四、黄坡岭上地势平坦,基础牢固,周围有发展余地。另外,交通方便,有公路直达自贡、宜宾等地;离水源、电源也不是太远;不在地震震源地区。当然,不利的是离市中心较远,运输造成的基建成本等会有较大增加。综合以上利弊,学校最终还是决定在此兴建分院,并将改址情况重新上报了高教部。
2、总体规划的变迁
分院校址选定后,为了贯彻“有利于教学,有利于科研,有利于生产劳动,有利于安全管理”的精神,结合化工类学校的特点,学校于
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设计院又发现了一些问题,故对总体规划再次作了部分修改,如将分院的总建筑面积从10.54万M²增加到
三、“文革”风雨中的“652工程”
1、从停建到复建
1966年5月爆发的“文化大革命”,在数月间迅速席卷全国各地。学校西南分院的建设工程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截至教育部下达停止施工通知,分院建筑施工面积为
分院基建项目暂停后,大部分建筑工人回了原单位,而工程办事处成员等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文件,并投入到无休无止的揭批运动中。1968年7月后,总院还派驻去了工宣队、军宣队,帮助办事处“抓阶级斗争”、“清理阶级队伍”、“搞斗、批、改”,把所谓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要进行到底。后来,分院的所有教职员工还分期分批地去了当地的“五·七”干校进行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等劳动锻炼。
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全国各行各业的局势有所缓和。
2、招收学员,培养人才
在继续建设“652工程”的文件精神指示下,分院决定要利用已有的资源和优势,开始举办各类短训班,以恢复学校的教育、科研功能。1972年底至1973年夏,分院开办短训班情况如下:[7]
班次 | 名 称 | 时 间 | 对 象 | 人数 |
1 | 英语业余学习班 | 1972.12~1973.3 | 本院教职工 | 20 |
2 | 机械制图业余学习班 | 1972.11~1973.2 | 本院机械厂工人 | 40 |
3 | 高分子化工业余学习班 | 1973.2~1973.4 | 晨光二厂工人 | 58 |
4 | 日语业余学习班 | 1973.2~1973.7 | 晨光二厂技术人员 | 64 |
5 | 英语训练班 | 1973.3~1973.7 | 中学教师 | 40 |
6 | 数学训练班 | 1973.3~1973.7 | 中学教师 | 59 |
7 | 化学训练班 | 1973.3~1973.7 | 中学教师 | 25 |
8 | 物理训练班 | 1973.3~1973.7 | 中学教师 | 26 |
9 | 语文训练班 | 1973.3~1973.7 | 中学教师 | 63 |
10 | 热工仪表训练班 | 1973.5~1973.7 | 自贡各工厂仪表工 | 74 |
11 | 机械制图训练班 | 1973.5~1973.7 | 自贡各机械厂工人 | 65 |
至1977年7月,在学校、地方的共同努力下,类似的短训班分院共举办过33期,学员人数累计有1789名之多,为学校教学事业的发展、地方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经国家计委及国务院科教组(原来的教育部)批准,自1973年9月起同意分院开始在高分子、无机物、石油化工、化工机械4个专业中试点招收第一届工农兵学员(亦称工农兵大学生)。
试点招收上述4个专业的工农兵学员,学校当时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如无机物专业主要与农业生产中的化肥相联系);二、师资力量相对雄厚,上海总院在这些专业容易抽调师资力量,有利于总院和分院的共同发展;三、已与一些工厂联系好相关实习事宜。1973~1976年间,分院累计招收了4届工农兵学员计593名,为“文革”后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恢复教育事业,培养化学化工专门人才,作出了学校应有的贡献。除此之外,分院自恢复建设后,还先后承担过国家、四川省、自贡市等各方面下达的科研项目72项,使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文革”期间,尽管各种政治运动接连不断,但分院的干部、群众仍齐心协力,排除各种干扰和困难,坚守工作岗位,一边继续按要求做好分院的各项建设工作,一边花力气抓好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尽力完成好国家建设大三线的目标任务。
四、分院停办,成立四川化工学院
“文革”后期,国家各项工作进入恢复、调整期。特别是1972年中美关系打破僵局,以及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合法席位,外交战线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先前的战争威胁已明显减弱。在此背景下,各校分院的存留问题开始有所议论(包括内迁的部属研究院、所和国营企业的分厂等)。
经历了几年的犹豫不定,国务院、教育部终于
1979年11月,两校开始交接和部分搬迁工作。移交等详情如下:
土地和建筑物:分院的土地面积为405.02亩,房屋建筑面积为
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及库存物资等:①仪器、设备(包括电子计算机)移交给川化共4347台,计414.76万元,489台调回总院,计66万元;报废81台,计10万元;②各种机动车19辆,移交给川化17辆;③广播、电影、电话、食堂和医疗设备(除总院调回2台医疗设备外)全部移交给川化使用;④移交给川化的图书资料为166930册,计39万元,调回总院8511册;⑤移交给川化的家具为12427件,计40万元,调回总院4814件;⑥移交给川化的其它各种库存物资(包括低值仪器等)计116万元。
经费方面:除留川职工的工资及相关福利等基数额度由总院报教育部划转川化外,原分院预算外的3万元留川化使用,同时总院还从下年度的预算外收入中调拨2万元以作支援川化办学。
人员安置方面:①在校学习的432名学生于1979年8月立即全部迁回上海总院继续学习;②在校689名教职工中,留川化工作241名(教师49名,职工192名),留四川省内其它单位工作5名(教师2名,职工3名),调回总院工作179名(教师80名,职工99名),调回上海另行分配工作202名(教师150名,职工52名),调往其它省工作52名(教师35名,职工17名),退休职工3名。其余7名也作了妥善安置。
五、回望与感慨
当我们悄悄地走进档案库房,去掀开那已“沉睡”了30年的一本本卷宗,重温分院建设那段艰难、曲折的历史时,感慨万千;大小不一、已经开始泛黄而又数不清的文稿纸和其上各式各样的文字记载,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黄坡岭。
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建设这一如此浩大的工程,前后历经了15个春秋,光是涉及到的人,就数以千计:上至中央、各部委、地方各级政府领导,下到学校干部群众、工程筹划、设计、施工人员、教职工家属及当地百姓。档案中称:据不完全统计,“文革”爆发前,已有274人次直接参与了工程的筹建等管理工作,其中包括从上海总院抽调去的65名干部、教师和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借调去的8名干部、教师,还有当地调集或征用来的有关人员。“文革”后期,招收工农兵学员的任务下达后,为了满足教学任务急需,分院要求总院尽快设法增派170名教职工前去支援。总院派去、或其它单位调去、或刚毕业分配去分院工作的年轻人,有的刚结婚,有的去了以后结婚,造成许多“牛郎织女”。为了照顾这些两地分居的夫妻,总院通过各种渠道,从上海等全国各地商调了相当一部分人员前去分院工作。
为了确定选址和基建方案,不知有多少人胆战心惊地携带相关的秘密资料和图纸,乘汽车、赶火车、搭轮船来回奔走于自贡、成都、上海、北京等地,供各级领导和机构及时审阅和拿主意。而为此所召开的大大小小会议,更是难以计数。为了保证分院的建设工期和质量,时任高教部长的蒋南翔也亲自莅临工地视察。年近70高龄的张江树院长与邵家麟副院长、苏元复副院长等乘坐螺旋桨的老式小飞机,翻山越岭,前往自贡建设工地检查、指导工作。家在上海和外地的教职工,带着大包小包,每年都要走几趟“蜀道”(当时入川有北线、南线和长江水道,均非常不方便,而且还要转车,去一次自贡,耗时数昼夜),有的还要拖儿带女。由于车票紧张,没有座位,站上一整天,也是家常便饭的事。其路途之辛劳,难以言表。
在分院工作的教职工,无论哪个年龄层次,他们的心中都曾有过不可名状的青涩和挥之不去的辛酸:有的双亲年迈、体弱、多病,却无法在其身边照顾,哪怕是一声问候,也要通过长达十来天的信函来捎带,有的甚至连最后的尽孝都无法实现而抱憾终生。有多少年轻人,他们天天在翘首盼望着远方的那一半是否有鸿雁飞来?这样的等待,不是一天、一星期和一个月,而是数年。有许多去分院参加工作时还不到20岁的少男少女,15年回来后,却早已过了而立之年。还有在黄陂岭长大的那帮天真烂漫的孩子,早已习惯了那里的乡土生活,回到上海后却感到那么的陌生。
分院建设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从筹办到兴建,从停办到恢复,再到移交、搬迁,整个过程都是依据国家的战略决策需要所进行的,她自始至终是那段历史环境下的特定产物,故也留下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
参与分院建设的所有干部、教职工,他们付出的不仅是辛勤与汗水、智慧与才华,更是满腔的热情和无悔的年华。他们克服各种困难,远离家乡,“抛妻、离子、别母”,十几年如一日,与当地人民一道,默默无闻地奋战在大西南,为祖国的国防建设、教育事业洒热血、作奉献。
分院建设对我国西部科教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长期存在着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作为远离西南中心城市的自贡地区,在筹办高等教育事业的道路上更是步履艰难。分院的迁建,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自贡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四川理工学院[8],已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的发展,推动着西南地区科教事业的不断前进。
“浮云东往,皓月西行,寂寞黄岭可曾静?金风阵阵,蛙虫争鸣,莫道秋夜无佳音。欲求鹏程万里,雄心、信心、恒心”。当年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建设过程中铸就的“勤奋求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黄坡岭精神,现已成为华东理工大学和四川理工学院根脉相连、共展宏图的力量和源泉。
“黄坡岭精神”,永放光芒!“652工程”,名垂青史!
注释: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58页。
[2]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199—1200页。
[3]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概况:1952年11月,国家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1958年2月,高教部并入教育部;1964年,国家恢复高等教育部;1966年,高教部再次并给教育部。
[4]另外六所院校分别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学院、甘肃工业大学。
[5]华东化工学院校史(志)编写办公室编:《六五二工程办事处、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校史资料》(未刊稿),1992年版,第29页。
[6]华东化工学院校史(志)编写办公室编:《六五二工程办事处、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校史资料》(未刊稿),第19页。
[7]华东化工学院校史(志)编写办公室编:《六五二工程办事处、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校史资料》(未刊稿),第45页
[8]1979年成立的四川化工学院在1983年改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四川轻化工学院与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和自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四川理工学院。
作者: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 王力、陆宪良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 邮编:200237 版权所有 © 2021 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