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2017年,全校共归各类档案5641卷、OA文件2326件、照片2093张、财会凭证3751册,以及作为资料保存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515本;接待档案利用5401人次,利用档案7405卷次,出具各类档案证明27523份。
征(收)集到一批与学校相关的资料和实物,有1956年华东化工学院录取通知书,1960年华东化工学院纪念徽章,成思危夫人、舒允宜校友捐赠的《经世济民——智者成思危的一生》图书、成思危1956年获优秀毕业生奖励证明,马誉澂教授使用的抗生素专业相关专著或图书,无机材料系使用过的晶体教学模型,原金山校区实验室使用的扭力天平、示波器等实验器材。
围绕学校年度工作重点,积极配合生物反应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双一流”建设、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审核评估、纪念建校65周年和奉贤校区启用10周年、校庆宣传片拍摄、新生入学教育、校友秩年返校、各地校友分会成立等提供查档利用服务。取消档案利用收费,对校友师生的档案利用服务全部实施免费。
积极拓展校史育人的载体和途径,不断加大校史文化的传播力度。与人事处、学工部、校友总会等部门协作,探索将校史教育纳入新教工培训、新生入学教育、学生课堂、校友讲座等环节。在新生报到日制作《校史微课堂》专题展览,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设校史教育专题讲座,在《形势与政策》课开辟“华理人的家国情怀”校史专题;为艺术学院《博物馆设计与实践》课程提供实践基地,为青少年科学营华理分营、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校友、师生和新教工组织校史馆参观等,全年接待校史馆参观逾2600人次,较2016年增长90%,校史教育课覆盖达5000人次。
依托有限的馆藏资料,对学校史料进行研究挖掘,撰写了《抗生素厂与小白楼》《我国青霉素是怎样诞生的》《我校早先培养外国留学生二三事》《奉贤校区之立项始建、地理位置、区划演变等考》《崇明岛围垦和农场建设细节》《1989年4月我校首次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我校人民助学金“演变史”》等一批校史研究文章。为纪念建校65周年和奉贤校区启用10周年,出版了学校第一部专门介绍张江树、苏元复、朱正华等23位专家学者求学成长、献身教育、躬耕科学、为国作贡献的故事的校史研究图书《笃行——华理学人传略》,编印了见证奉贤校区传承拓展、追求卓越的画册《通海湖影》。
【开发新一代档案管理系统】2017年与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同、开发了新一代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归档数据的批量导入、档案信息的全文检索、查档结果的遮挡打印、统计年报的自动生成等新功能,增添了更多智能化、自定义操作,较大减轻了档案员的归档工作量,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开通“华理档案”微信公众号】此公众号设置有服务大厅、校史展厅和互动功能区,实现了终端查档。校友、在校学生、机构只需完成身份认证,即可在线办理各类档案材料,自主选择材料密封和快递代寄送等延伸服务,即时查询办理进度;还可以预约参观校史馆,在线参与互动,联系捐赠档案资料,或是“晒宝”和“鉴宝”,和档案馆一起讲述档案故事,传播华理文化,是上海地区首家实现终端在线查档和预约参观的微信平台。
【全面取消利用档案收费】在学校相关领导和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自2017年6月1日起,除保留对认证机构和翻译服务的收费外,全面取消了针对师生校友的查档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