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版《物理化学》教材之嬗变
发布时间:2017-09-21   访问次数:729

《新教育时代》,20178月版

【摘要】教材是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它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梳理了华东理工大学各个版本的《物理化学》教材,并分析比较了其各自的特点与优点。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材华东理工基础理论课程

  

物理化学是以物理的原理和实验技术为基础,研究化学体系的性质和行为,发现并建立化学体系特殊规律的学科。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等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作为一个以化工为特色的高校,华东理工大学在建校初期(1955年)制订的工艺类四年制教学计划中,就规定物理化学为基础课(包含讲课、实验、课堂讨论习题课等,共计272学时),物理化学迄今依然是理工类相关专业最为重要的学科基础课之一。教材是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是学科发展必不可少的要件,一本高质量的教材绝非短时间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甚至几代人的探索,华理沿用的《物理化学》教材均为本校教授主编,笔者在此梳理了华理历史上《物理化学》的各版本教材,以期展示该门学科在该校的发展与传承。


一、《物理化学及胶体化学》(195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明确指出: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在此时代背景下,华理张江树等老一辈教育家,认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些重点研究项目,如原子能和平利用、高聚物、石油等都和物理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物理化学对于充分运用自然财富、选择最佳工艺过程及最有效地控制工艺过程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承担着为国家输送人才重任的高校迫切需要一本能结合中国国情的物理化学教材。1955年,当时的高等教育部审定通过了高等工业学校化工专业物理化学及胶体化学教学大纲,根据此大纲,张江树组织并领导了物理化学教材的编写工作,该教材即为《物理化学及胶体化学》。全书共十九章,分为上下两册,“简洁、精炼、清晰、明了”是该新教材的特色,这成为我国第一部供工科大学使用的物理化学统编教材,它为以后高等院校化工教材的编写奠定了基础。

在该本教材的基础上,以胡英院士领衔的物理化学教研组团队,在以后3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承前启后,编写了6个版本的《物理化学》教材及其配套的习题集,为物理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第一版《物理化学》(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711月全国工科化学会议在杭州召开,会上通过了物理化学的教学大纲,根据大纲要求,胡英团队结合华理的情况(化工为特色)编写了《物理化学》(第一版)。全书共十七章,分上、中、下三册,可以看到占据很大篇幅的是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如热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等;值得一提的是,张江树教授主编的《物理化学及胶体化学》为工科类专业使用的教材,而本书是适用于化工类专业的教材,相比之下,本书的针对性有所加强,对在化工中有重要应用的内容有加强性阐述;此外,每章的内容之后还附有习题,可供练习。

第一版《物理化学》为以后的数版《物理化学》提供了参考。

  

三、第二版《物理化学》(198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物理化学》是根据1980年高等学校工科化学教材编审委员会扩大会议审订的物理化学教学大纲,而对第一版进行修订而产生的。和第一版相较,该版仍为十七章,结构上也依然是上、中、下三册,但在内容上作了很大的变动:1、每章内容被分为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的概念、原理,第二部分是被标以“*”号的内容,编者在修订版序里解释了原因:“第一部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编写,自成系统,以确保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是加选内容”;2、溶液的热力学、多原子分子光谱这二章内容,以及胶体化学一章中除少量大纲规定的内容外,均被标以“*”号,列为加选内容,可见大纲要求的基本内容与加选内容被明显区分开,加选的内容是针对基本内容中更深入的理论阐述和指导,以适当扩大知识面。

  

四、第三版《物理化学》(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据此要求,在前两版《物理化学》的基础上,胡英团队修订出版了第三版,并做了较大的修改:1、从篇幅上看,该版本共计十二章,篇幅上有较大的压缩,且由上中下三册改为了上下两册;2、从内容上看,该版本叙述注重逻辑和辩证法,有九章内容是严格按照物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另外三章介绍的是物质结构,属于延伸知识,且目录中有些章节被标以“△”,是可以机动取舍的部分,被标以“*”号的则为对某些重要内容所做的进一步阐述;3、习题和例题的选择由浅入深、分量适当。

该书适用于工科各专业,出版后广受好评,“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反映,比前两版有了明显提高”[1],并先后为20多所大专院校所使用,于19919月被评为华东化工学院优秀教材,并在19929月“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获奖书目”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奖。


五、《物理化学》第四版(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此版编写在上世纪末,编写的背景是教育部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全书为上中下三册,本版本有着不少“亮点”:1、从宏观(结构)上看,该版很注重框架的构建,引入“篇”的概念,将全部的十八章内容划归为五篇大类,分别为:平衡篇、速率篇、结构篇、统计篇、扩展篇,这是在继承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对教材框架的重新构造和创新。框架是逻辑概念,通过对一门学科框架的掌握,就会在未来的学习中慢慢掌握学科的来龙去脉,从而自己去汲取相贯通的知识,不断拓展知识面;2、从微观(细节)上看,本书的编排相较以往更为细致,如全书的每一章前均列出了对本章的要求,有掌握、理解、了解等不同档次;每章的引言中都提示本章框架,且每章后配有习题、思考题以及参考书目,以往版本列出的参考书都是放在全书的最后,而本版是放在每一章后,这样安排使参考更具针对性。

该版还有配套出版的《物理化学教学指南》、《计算机物理化学》、电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历经砥砺出精品,内容全面、丰富的第四版《物理化学》,被评为2002年校优秀教材,荣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是教育部工科化学“九五”规划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六、《物理化学》第五版(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从章节数上看,第四版是历年版本中最多的,从内容上、框架上也大致与国际接轨,但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编者们发现“完美”的第四版也会遇到些许的“麻烦”:“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学完考完后,大部门内容印象就淡薄了,能将精华的部分掌握就不错了”[2]。在此实际情况下,胡英和教研组的专家们又编写了一本更为精要的教材,这就是第五版《物理化学》。该版依然分为了五篇共十八章,但是篇幅减少了第四版的约四分之一,仅为一册。本着“少而精、博而通”的理念,虽然篇幅减少,却不是意味着降低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此外,该版还有几个比较明显的改进:1、本版在第四版注重框架构建的基础上,愈发加强了对于框架的介绍。可以看到,第四版在每章的开头都会有“本章要求”,而第五版改为“本章框架和基本要求”,这足见编者的用心,希望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更加注重学科的逻辑结构;2、增加了“简史”这一内容,学科的纵向发展能够给人以启迪,增加了这项内容,是希望学生在学习基本内容后,能够有助于理解。

该版荣获2011年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七、《物理化学》第六版201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历经六年的教学实践,在积累了需要修改和补充的内容后,编者们在第五版的基础上又笔耕不辍地修订出版了第六版,第六版分上、下两册,仍然有五篇共计十八章。该版的修订内容主要有:1、对于内容有了修改,如增加了一些更容易掌握的公式、将不正确的图进行订正、将统计力学中的符号做了较大调整;2、与时俱进地增加了新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跟踪时代;3、面对高校教学情况差距很大的情况,该版将那些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扩大知识面的内容、理论性较强的提高性内容,均加以“*”号,以示与基本内容的区别,这些内容可根据自身情况,自学或者忽略。

本书为教育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范教材。

  

八、结束语

辛勤的付出岂止只在这几版教材上,相互配套的参考书、习题集、实验教材、英文版教材等无一不凝聚着编者的汗水。正是因为这些出版物构成了华理的立体化教材体系,有了教材体系的依托,《物理化学》课程于2004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3]

纵观各个版本的《物理化学》教材,我们感慨时代的变迁,更感受着以张江树、胡英教授为首的物理化学教研组专家教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他们为我国物理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所做出的默默无闻、呕心沥血的努力。《物理化学》系列教材是华理的骄傲,这些教授更是华理的功臣。时代在发展,在前辈的基础上,未来还会有更多版本的《物理化学》,理论指导实践,这门学科也将会继续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华东化工学院志》

2、《物理化学及胶体化学》

3、《物理化学》第一~第六版



[1].关于推荐申报部级优秀教材评奖及“第二届全国优秀教材”备选教材评选的报告——附件:优秀教材申报表,199185日填

[2].《物理化学》第五版 序

[3].根据教高【20031号、教高厅【20033号文件,首批国家精品课程评选自2003年启动,连续评审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