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family Two members
华理祝贺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
发布时间:2017-07-05   访问次数:1319

——华理祝贺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  

著名教育家、科学家顾毓琇先生写过一本《One family Two worlds》的自传,讲述了他自己一家人虽天各一方,仍为国家为人类努力作奉献的感人故事。

华理与浙大,虽处两省市,但近在咫尺,短短的一条沪杭线,始终将两校牢牢地衔接在一起;华理与浙大,是近邻,更是兄弟,关系密切、情缘笃厚;浙大与华理,几代人胼手胝足、筚路蓝缕,共同谱写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朽篇章……

值此浙大120周年华诞,华理从档案中翻找出反映两校一脉相承、情同手足、互相帮衬、携手并进的史籍片牍,辑之以礼,念兹在兹。

【浙大为华理奠定师资实力】

1952年院系调整,中央人民政府将华东地区的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五所高校的化工系合并,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所单科性化工高等学府——华东化工学院(现华理),但同处华东的浙大化工系,未被并入。

院系调整时,浙大的文、理、农、法、医、师范6个学院全部被撤并到其他学校,仅保留了工学院,辖电机、化工、土木、机械4个系(工学院的航空系以及电信、水利两个专业也被调出

浙大化工系创立于1927年,是我国化工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祥地,集李寿恒(MIT化学工程博士)、周庆祥(MIT硕士、伦敦大学博士)等一大批化工专家,为调整后的浙大保存了实力。

尽管浙大化工系当年没有加盟华理,但浙大对华理贡献卓著:华理创建时从浙大化工系毕业的师资有周祖训(1926年)、顾振军(1930年)、苏元复(1933年)、李世瑨(1934年)、刘馥英(1936年)、王承明(1939年)、李盘生(1941年)、李道纯(1943年)、路琼华(1943年)、朱正华(1944年)、邵令娴(1944年)、邬行彦(1951年)等,占当时华化师资总数的10%以上,而27名教授中毕业于浙大的更占了四分之一。此外,还有非化工专业的夏廷干(1927年)、黄德昭(1942年)以及后来调来任教的应圣康(1950年)等也毕业于浙大。之后,华理师资中一直录用浙大的优秀毕业生,如刘洪来、吴柏钧(原杭州大学)、安琦等。他们都为华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华理也聘任毕业于浙大的谷超豪、干福熹、冯纯伯、孙优贤等名家为兼职教授。

华理早期师资中以前曾在浙大化工系任教的也不少,如程寰西、苏元复、陈之霖、刘准业、吴志高等。1953年,华理的皮革、工业分析、食盐电解、玻璃和硫酸5个专修科停办,其中工业分析专修科的师生全部并入浙大化工系。1965年华理创建西南分院(652工程),浙大抽调李鹏程、卞守中、姚祖恩、张振怀前来支援该工程建设。

  Ø 刘馥英毕业证书

  

 Ø   朱正华毕业证书

  

Ø 前排中部的刘馥英、张泽尧、顾毓珍后在华理任教

  

  Ø 此照为华化部分教师合影,其中有刘馥英、苏元复、朱正华、李盘生、吴志高、李世瑨、王承明、应圣康。

 

【成立联反所、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3427,经与浙大商定,由华化牵头向教育部科技局提出申请,要求由华化化学工程研究所的反应工程研究室与浙大化学工程研究所的反应工程研究室联手组建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简称“联反所”)。其原由是华化与浙大属于国内最早开展化学反应工程研究的单位,20多年来已有了相当的技术积累和研究条件,彼此间了解、信任,联系密切,有较好的联合基础;成立联合研究所,可以更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来发挥优势、协调工作、共同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研究所按对等、协商原则组成学术管理机构,以签订协作合同方式开展各项工作,双方原单位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同年62日,教育部发文批准成立联反所。

198310月,鉴于国家深化改革和化学反应工程在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性,712新成立的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简称“中石化总公司”)与华化和浙大商定,将先前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联反所扩大成为三方合办的研究机构,以利于科研、教育、生产相结合,促进化学反应工程学科的更快发展。中石化总公司的加盟,以及在人、财、物上的大力支持和科研攻关项目的直接下达,使研究所显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崭新活力。1012,联反所成立暨第一次科研论文报告会在杭州召开,华化党委书记余仁在会上作了长篇讲话。联反所首轮研究委员会成立,浙大的陈甘棠教授任主任,华化的陈敏恒教授任副主任。

1984108,中石化总公司发文同意在华化的联反所设立反应过程开发、混和技术开发、大型冷模开发、生化反应工程(生化工程开发)4个实验室。为了适应研究所新的发展要求,华化于1110发文,决定实行联反所(对外也称联反所——华东化工学院分所)独立建制,并将原化学工程系的反应工程教科组、流体力学及传热教科组(包括实验室)也划归其中,袁渭康教授兼任所长。

1984115,联反所第一次年会在上海举行,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石化副总经理张万欣到会并作讲话,赞扬该所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横向协作,节省投资,提高效率,一年完成工业部门单独搞三年也完不成的工作。同月,上海医药工业设计院向中石化总公司表示,希望将该院的石油化工室加盟联反所,合作开展相关工作。年底,石油化工室成为联反所的设计部。

19851015,联反所第一、二届全体委员会会议在浙江大学召开,陈甘棠主任主持会议,陈敏恒副主任代表联反所作了两年来的工作总结。

20世纪80年代初,由华化发起成立的联反所是我国高校改革史上第一个集教育、科研、设计与生产机构合作参与的新型联合体,它的诞生,顺应了新时期的改革形势,体现了大胆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对此,当时国内各大媒体高度关注,称“联反所”模式引领改革潮流,凸显优势,成效卓著。

依附于联反所的华理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反应工程),于1987年经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批准筹建,并于1991年建成开放运行。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华理能较早建立起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浙大当年配合和支持创建联反所的创举密不可分。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联反所和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攻关、工业反应过程开发、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队伍建设、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及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Ø 联反所在杭州召开成立大会-华化余仁书记讲话

 Ø  联反所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年会

  

Ø 1985910日,国家教委副主任朱开轩视察联反所,吴东棣、袁渭康等陪同。

  

【两校同被列为中国高校综合改革试点】

浙大网上有载:“1988107,国家教委在京召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化工学院三校综合改革试点汇报会。会议汇报和研究了高校综合改革的办学指导思想、改革思路、改革的方案和内容。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朱开轩、邹时炎及国家教委大部分司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听取汇报并共同进行了讨论研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我校校长路甬祥、党委书记梁树德、校长办公室主任林之平参加会议,路甬祥校长在会上汇报了我校关于全面推进和深化学校改革的总体设想。”

19871025党的十三大胜利召开,中央要求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改革开放。为贯彻落实十三大精神,国家教委准备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几所改革有力度并已取得一定成效的高校作为综合改革试点,以推动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1988107日的这次汇报会,华化党委书记蒋凌棫、副院长吴东棣、秘书长林铸远参加。会议要求清华、浙大、华化尽快拿出综合改革试点的方案,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1011,华化召开第26次院务委员会会议,蒋凌棫书记传达了汇报会的精神,并决定接受国家教委的选择,抓紧时间制定学校的综合改革试点方案。1018,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亲临华化视察工作,听取学校党政领导汇报改革工作的经过和思路,历时3小时,最后李铁映说:“我觉得你们的思路是好的,我赞同你们的探索。”

1989年初,国家教委要求《中国教育报》对华化的改革经验作连续、系统报导。19924月,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了《在改革中奋起——华东化工学院综合改革纪实》一书,全面总结了学校7年来的大胆改革及所取得的经验和成就,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的陈至立同志专门为该书作序,认为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改革不可能没有风险,在高校搞改革更有其复杂性,华东化工学院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为高校深化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198911月下旬,国家教委在浙大召开委属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路甬祥(浙江大学校长)、曲钦岳(南京大学校长)、母国光(南开大学校长)、梁尤能(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和华化蒋凌棫(党委书记)5所试点高校的领导参加,上海交通大学翁史烈校长也应邀出席。

经过几年的综合改革试点,华化的声誉和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了“以化工为特色,工、理、商、文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发展目标。19932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华东化工学院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

 Ø 高校综合改革研讨会-陈敏恒院长作经验介绍

  

Ø 1986328日,本市及全国50多所高校的负责人约600人齐聚华化,听取综合改革经验介绍。

  

  Ø 199142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来校视察工作。

  

 

 Ø  《在改革中奋起——华东化工学院综合改革纪实》

    

【“救急”教授琚定一】

19811125日,浙江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化工机械”学科的博士点在国内率先建立。浙大该博士点的导师是王仁东教授,第一位博士生是郝苏;华化是琚定一教授,第一位博士生是潘家祯。但王仁东教授不幸于1983228日突然逝世,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可愁煞了浙大的化机人。那时,不像现在博导多,管理也非常严,导师不好随便换。“全国第一个化机博士点刚建,首批博士生还未毕业,博士点面临被撤销的危险,博士生郝苏更是心急如焚,不知自己如何才能毕业?”“此刻,是华化的琚定一教授解了燃眉之急,担当了浙大化机博士点的指导教师,不但让郝苏如期毕业,并且帮助汪希萱老师顺利接掌了化工机械博士点的导师,为浙大这个博士点保驾护航,并使其不断发展、壮大。”这是王仁东教授的二儿子王宽福教授在回忆中提到的。

王仁东先生长琚定一五岁,早年同为交大校友,但不同届。不巧的是,由于王先生患肺结核而休学了五年,结果他与琚定一于1935年同届毕业,成了学友。后两人先后在英国、美国留学,回国后经历了抗战、内战,直到解放后王先生执教于浙大、琚定一执教于交大和华化,成为国内首批创建化工机械专业的带头人,才结为至交。由于两人的专业学识和影响力,1956年同被评为二教教授。工作中,他们经常在一起开会,研究交流,意见常常不谋而合。在他们的带动下,两校的化机教研组关系密切,交流很频繁,也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1960年代初,为建立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化机学科高级教材,琚先生翻译了《化工容器设计》,王仁东编写了《化工机械力学基础》,填补了当时的空白。华化的吴东棣和浙大的潘永密合编了《泵与压缩机》,广受好评;浙大的丁窘果和华化的丁伯民等合编了《容器设计》专业主课教材。

王仁东、琚定一等前辈,既学识渊博,又平易近人,他们时时处处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孜孜以求地献身于科学的精神,一直是化机后人的学习榜样,也深受浙大、华化两校师生的爱戴和敬仰。

长期以来,浙大和华理其他专业的前辈和老师,在学习、工作甚至生活中,同样建立了可靠的信任和友谊,为两校的发展注入了力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Ø19801018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全体同志合影(前排左9琚定一、10副会长柳曾典、11会长王仁东,南宁)

  

 Ø  1961424日,顾毓珍等在上海锦江俱乐部开完会后在豫园留影

   

【两校老师参与合编教材】

1971年燃化部(当时煤炭部、石油部、化工部合并)石油化工自动控制设计建设组要求浙江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石油学院、北京化工学院四校化工自动化专业的教师编写《化工自动化》教材。夏初,在浙大第一学生宿舍(大U)成立了以周春晖教授为首的编写组,浙大是周春晖、孙优贤老师,华化是蒋慰孙、俞金寿老师,华东石油学院是郑永基、吕明瑾老师,北化是凌秋明、沈振闻老师。后来又有两所化工类院校老师参加,共610人。

在周教授主持下,大家认真讨论了该书结构及编写大纲,拟分上、下两册411章撰写。当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十分重视到工厂生产第一线进行调研。于是10位老师在周教授率领下,前往全国重点石油化工企业作调查考察,历时数月。先到上海炼油厂、吴泾化工厂、高桥化工厂,后从上海十六铺码头登上“东方红32号”客轮,沿长江逆流而上,历经87夜,到达重庆朝天门码头。途中,周教授组织大家讨论,细化各篇各章各节的编写内容,时间安排得相当紧凑,常常白天讨论了一整天,晚上还要在甲板上围着周教授、蒋先生请教、商讨直至深夜。尽管“文革”浩劫中,周教授、蒋先生遭受了磨难,但此时他们早已顾不上了那些不幸,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如何振兴我国的化工自动化事业。

在重庆,先去了长寿化工厂、纳溪的泸州天然气化工厂等,后又坐长途汽车去永川化工厂。从四川去甘肃兰州要翻越秦岭,当时只有周先生是正教授,蒋先生、郑先生是副教授,而其余七位都是助教,所以按照规定只有周先生可以坐软卧。由于路途遥远,加上烧煤的蒸汽车,长时间钻山洞,到达兰州时,大家个个灰头土脸的,洋相百出。

在兰州,参观考察兰化设计院、兰州炼油厂、兰化公司302302304诸厂,后又坐火车去了北京,考察了房山石油化工总厂的东方红炼油厂、东风化工厂、胜利橡胶厂等。

本次考察,历时数月,行程万里,了解到了生产第一线的实际情况。调研结束后,大家分工,编写出了初稿。后由周教授与蒋先生审阅,提出修改意见,返工、修正、衔接,最后在1973年定稿,交由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共66.5万字,首印36850套(上、下册),同时还选编了一本《石油化工自控设计方案精选》内部发行。这是我国化工自动化学科领域第一本专业教材,填补了空白(后为广大工农兵学员专业学习用书)。

注:本文参阅了沈振闻(浙大化自57级)老师的回忆文章,特此感谢。蒋慰孙(1926.52012.12)。

 Ø197212月,蒋慰孙(后右1)、俞金寿(中左2)、沈振闻(中右2)参与编写《化工自动化》教材时留影。

  

 Ø周春晖、蒋慰孙、孙优贤等编写的《化工自动化》

  

陆宪良,201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