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高(1910~2002),浙江杭州人。化学工程专家,中国硫酸制造业研究者。1934年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化学系。1936年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密西根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1941年获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1944年回国,投身祖国实业建设。1948年任苏州东吴大学化工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在华东化工学院任教,先后担任硫酸专修科主任、无机化工系和基础部副主任。1956年获准招收国家首批副博士研究生,并承担编审全国高等学校化工专业试用教科书《无机物工学》硫酸分册。1964年任全国高等学校教材《无机物工学》丛书编审组副组长兼主审。1982年创办华东化工学院科技外语系,任系主任。1950年代起,先后参与指导东北301厂人造石墨工艺的设计、上海硫酸厂的设计、上海吴泾化工厂的总体设计及硫酸车间的设计。编(译)著有《干燥与弹性》、《化学与工程热力学》、《美国科技百科全书》(化工部分),发表有“塔式硫酸制造法”、“盐酸制造和绝热吸收制浓盐酸”等诸多学术论文。
一、专心学业,立志成才
吴志高1910年11月14日出生于浙江杭州一户旧式军人家庭。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身为职业军人的父亲不时地给年幼的吴志高灌输“救亡图存”的思想,这对他今后的成长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1919年,“五四”运动风潮迅速地波及杭州地区;“外争国权”的口号传来,深深地感染了正在时敏小学读书的吴志高。此时,年幼的他立下一个宏大的志向:一定要使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摆脱这种任人欺凌的境况。
步入青少年时期的吴志高,对世界、人生又有了新的理解和看法。面对当时中西方国力的强烈反差,他苦苦追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通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和认真思考,他悟出:“欧美之所以富强是军队的科学化”以及“拥有巨大的工业作为战争的后盾”。当时吴志高仿佛找到了一把开启富国强民之路的钥匙,暗自对今后的人生航向作了一番规划,下决心要实现“求科学以报国”的理想。
1924年,吴志高考取由美国基督教北浸礼会差会传教士甘惠德(W.S.Sweet)在杭州创办的教会学校——蕙兰中学。在校期间,为了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他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学习科学知识上。他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悉心复习;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各科成绩都在班上名列前茅。若干年后吴志高回忆起这段学习生活时,不无感慨道:蕙兰中学的学习生活“奠定了我学习科学的基础”。然而,当时战乱频繁,为了躲避侵扰浙江的战事,吴志高不得不放弃在蕙兰中学的学习,转来上海,到当时英语和科学教学在沪上都属上乘的民立中学继续学业。
1930年,吴志高考入杭州之江大学化学系。之江大学是由美国基督教南、北长老会差会联合主办的一所教会大学。据吴志高回忆,在之江大学除了国文教材用中文的外,其他均为英文原版教材。而且,有些课程的教学还直接是由外籍教师来完成的。之江大学的这种教学方式,让吴志高受益匪浅。他能顺利留美并完成学业,晚年又能从事科技外语教研事业,都有赖于此。
大学期间,他利用之江大学优越的学习氛围,认真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知识,以期学成之后能够改变自己祖国积贫积弱的状况。然而,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正值民族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继而侵占我东北三省。全国各地大、中学生怀着救亡图存的危机意识,纷纷赴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要求出兵抗日。时年21岁的吴志高,也被这股爱国热情所感染,义无反顾地随同之江大学的同学一起坐火车去南京请愿,以此来表达一名中华学子的爱国诉求。
1934年,吴志高结束了之江大学为期4年的学习生活。大学毕业后,经亲戚介绍,他只身远赴河南巩县兵工厂硫酸车间担任技术员。巩县兵工厂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最大的化学兵工厂,也是中国第一家引进接触法制造硫酸的工厂。吴志高在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勤勤恳恳,一方面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另一方面又认真学习和总结工作中遇到的新知识、新问题。在巩县兵工厂的2年经历,也使他从此与硫酸的研究、制造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学到欧美更多新的科学知识来报效自己的祖国,吴志高于1936年赴美国深造,先后在密西根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专攻化学工程。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期间,他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还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相关实习。白天,他要完成各项繁重的学习、实验任务;晚上,又要去大都会植物油类厂兼任值班化学师。学习、工作非常紧张。此外,他还在化工系里兼助教,时间长达3年之久。1941年,吴志高完成学业,获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为了赞誉吴志高留学期间的优秀成绩和突出表现,美国Sigma Xi科学研究荣誉学会、Phi Lambda Upsilon化学荣誉学会分别授予了他两项金质奖。
结束学业后,吴志高旋即去了纽约世界贸易公司属下的铵厂、人造石墨厂工作了一段时间。在那里,他又学到了许多以前书本上未曾见过的无机物生产方面的细节技术。1944年,身居海外的吴志高得知抗战中的祖国缺少硝酸及其制备技术,他觉得祖国更需要他,祖国企盼着所有学有所成的海外游子回来报效国家。于是,吴志高毅然辞去了在美国的工作,带上相关资料与器材,绕道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印度,回到了阔别8年的祖国,开始新的人生征程。
二、投身实业,报效国家
吴志高归国之时正值抗战末期,目睹千疮百孔的故土,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忆当年,为了实现“求科学以救国”的理想,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渴求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现如今,学成归国,而家乡的大好河山仍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惨遭蹂躏。面对此番情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到四川泸州第23兵工厂合成氨分厂工作,投身于弹药等军用物资的研制与生产。
上班时间,他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从不敷衍、拖沓;业余时间,他婉拒各种应酬,埋头学习有关合成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努力把工作做好,为抗战尽心尽力。至今,在他家里的藏书中,我们仍能看到许多他当年阅读过的有关专业文献和书籍。
1945年9月,十四年抗战终以中华民族的胜利而告终,吴志高与全国军民同胞一样,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此时此刻,吴志高认为阻碍中国富强的最大敌人——日本已经战败,中国应当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同时,一大批工商界人士也强烈呼吁政府要尽快恢复台湾的制糖业,以满足人民大众的生活之需。在此情势下,吴志高辞掉了在兵工厂的工作,于1946年去了台湾,转而从事民族化学工业建设,以期造福于人民。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产糖基地,但中日甲午海战后,日本军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占据了台湾,制糖业自然也就成了侵略者的“战利品”。太平洋战争中,美国为了打垮日本,曾对日本本土及台湾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台湾的许多甘蔗地和制糖厂因此受到了严重损毁,糖业生产一蹶不振。吴志高来到台湾后,先后在玉井、大林两家糖厂任总工程师,主持并参与糖厂的修复和生产设备的改进工作,使国家的糖业生产尽快得以恢复。吴志高的这段工作经历,为他后来能在大学里为学生较早地开设制糖工艺专业课积累了资本和经验。
进入20世纪后,碳石墨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和核工业等领域,其研究和生产水平,在西方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中国的碳石墨研制和生产相对滞后,产能极为低下,各类产品主要依靠进口。
1950年新中国诞生不到一年,朝鲜战争爆发。此时的吴志高,虽在苏州东吴大学任教并担任化工系主任,教学、管理工作非常繁忙,但当他得知东北各钢厂急需生产战备物资——制枪炮用的特种钢,要用到大量的人造石墨,却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全面封锁而受到掣肘时,他便自告奋勇地利用暑假去了东北抚顺矿务局,参与、指导有关厂家自力更生,自行试制人造石墨。
石墨生产技术对吴志高来说并不陌生,早在1943年他还在美国时就曾在人造石墨厂工作过,并对碳石墨制品生产环节中的原料、煅烧、破碎和磨粉、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等工艺程序作过专门研究,还撰写了The Carbon and Graphite Electrode Industry(碳石墨电极工业)论文。甫至抚顺的吴志高,立即投入了紧张的石墨试制工作。他一面查阅文献资料,一面反复进行试验,攻克各个难关,人造石墨终获成功。石墨小样在抚顺制钢厂炼钢炉上试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吴志高试制的人造石墨在性能上不亚于苏联的产品,故东北工业部决定,首先在抚顺设立小型试制厂,以解燃眉之急。
为了更好地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生产更多的人造石墨,东北工业部以“对制造人造石墨有丰富经验及具有渊博知识”为由,向中央政府教育部发函,要求借调吴志高前往东北协助政府新建大型人造石墨厂(当时为保密,对外称“301厂”)。接到函令后,吴志高安排好东吴大学的工作,再次赶往东北半年多时间,指导设计和参与建设中国第一个大型人造石墨厂。在他的辛勤努力下,该厂提前建成并投入生产。产品经检定和试用后,质量完全符合当时苏联的国定标准。吴志高的这一成就,极大地推进了中国人造石墨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和国家经济建设。1952年,东北工业部向吴志高颁发的试制新产品奖。
三、情系硫酸工业,培育化工人才
众所周知,“三酸二碱”(硫酸、盐酸、硝酸;烧碱-氢氧化钠、纯碱-碳酸氢钠)中的硫酸,是最重要的基础化学工业产品之一,它不仅是化肥工业的基本原料,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矿产冶炼、石油炼制、机械加工、纺织印染以及高分子材料合成、各类药物制备等领域。因此,硫酸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49年以前,中国的硫酸工业发展十分缓慢,大小硫酸厂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十几家,年生产能力不到20万吨,加上连年战乱和国民党反动政府忽视基础化学工业建设,所以其产量更低。以1949年为例,全国年产硫酸仅有4万吨,与国家大规模生产建设需要相去甚远。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极为重视硫酸生产业,一方面,想方设法恢复已有的硫酸厂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决定大规模改扩建、新建一批硫酸厂,发展中国自己的硫酸工业。
硫酸生产工艺,对于拥有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的吴志高来说,可谓“熟门熟路”。早在1934年吴志高刚跨出之江大学校门时,他就在中国第一家采用接触法制造硫酸的厂家担任过技术员,积累了一定的工厂实践经验。之后,在长达8年的留学生涯和国外工作期间,吴志高对合成氨、硝酸等一系列无机物的制备,又学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知识。1949年,上海新业硫酸厂要搞技改,邀请吴志高前去为其设计硫酸制造改进工艺,他从原料、焙烧、净化、转化、干燥等各工序入手,为该厂精心设计了一套非常完备的工艺流程,有力地推进了该厂硫酸生产的产量和质量。1958年,改制、兼并后新组建上海硫酸厂(原上海新业硫酸厂等)要新建5万吨级硫酸生产线,吴志高应邀再次前往参与设计建设。后该项设计获全国优秀设计奖,并广为全国硫酸厂所采用。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的化工系合并,在上海新建华东化工学院。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单科性化工高等院校,除设有无机物工学等专业外,还专门设置了硫酸专修科,吴志高担任主任,负责有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编制及亲自为学生授课。高校招收大学生,培养硫酸制造专门人才,这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属首创。至此,吴志高肩上的担子变得更重、责任也更大了。
来到华东化工学院后,吴志高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之中。工作上,他始终秉持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经常带队组织学生前去上海各大化工厂进行生产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工作第一线,了解化工厂的各种单元操作,进而消化、巩固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好地学以致用,服务国家建设。
1953年1月,吴志高带领学生前去上海中华酸碱厂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在与厂方技术人员交流过程中,他得知由于该厂制造二氧化硫气体的焙烧炉设计不合理,硫铁矿焙烧时有二氧化硫和升华的硫磺气体从炉中逸出。这一情况不仅造成了主要产品——稀硫酸减产,而且严重地影响到职工的身体健康。于是,他与技术人员一起,分析问题的症结,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大胆地提出了改进焙烧炉风门结构的意见。经改造后,该厂的设备利用率大为提高,单是硫酸产量就增加了1.5%。对此,当时的《解放日报》作了专门报道和赞扬。
除了教学和参加生产实践外,吴志高还时刻关注着世界各国硫酸制造行业的最新动向。1954年他与同事李道纯、学生江礼科共同撰写了“塔式硫酸制造法”一文,发表在《化学通报》上。该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时苏联制造硫酸的先进技术,为新中国硫酸制造行业的技术人员“指点迷津”。
硫酸制造方法主要有接触法和硝化法两种形式。在接触法中,气态的二氧化硫通过固体触媒时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再与水作用即生成硫酸。硝化法则是借助于氧化氮类的参与,使二氧化硫在被氧化的过程中直接生成硫酸。接触法能够制造纯度较高的浓硫酸,而硝化法则无此优势。但就制造成本而言,后者远低于前者,且其产品的浓度也能满足一般的工农业生产需要,故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硫酸厂多采用硝化法工艺来生产硫酸。
硝化法生产硫酸分铅室法和塔式法两种,后者生产能力更大,故更受业界青睐。不过,塔式法对设备技术要求较高。随着硫酸制造工业的不断发展,更为先进、高效的接触法制酸工艺成为主导。然而,吴志高等在新中国硫酸工业初创时期,能够结合国情,及时将苏联的塔式硫酸制造法技术介绍进来并作借鉴,对推动和发展中国硫酸工业,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
1956年,吴志高被国家高等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招收副博士研究生导师,列中国培养硫酸制造工学专业研究生第一人。此外,吴志高还被指定编写适用于全国高等化工专业的教材《无机物工学》硫酸分册;并担任负责主审整套《无机物工学》教材的编审组副组长。这套教材出版之后,成为全国化工专业学生必读的书目,吴志高的影响力和贡献不言而喻。
1958~1960年间,中国化工业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道路,上海吴泾化工厂开始建设。吴志高作为专家应邀参与了该厂的总体设计及硫酸车间的设计指导工作,为国家的化工事业大发展出谋划策。
四、谋划新学科,创建科外系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各行各业对外合作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国内工业化走技术引进、吸收、消化的道路,成为当时最有效的途径。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高等学校,当时的华东化工学院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决定在原有基础部外语教研组基础上尽快建立科技外语教研室,进而创办科技外语系,以满足国家人才培养之急需。此时,吴志高虽已七旬,但他依然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当时,中国的科技外语人才主要是通过外语院校来进行培养的,这种培养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学生多来自于文科,数理化基础知识较薄弱;二是师资结构,外语院校的教师语言水平虽高,但科技方面的专业知识明显欠缺,讲授科技外语力不从心;三是专业设置,外语院校没有理工科专业学科,不利于培养科技外语人才。
针对新形势下复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吴志高提出:由理工科院校来承担科技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可以避免上述诸多不利因素。例如,在生源上,报考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有较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和潜力,且高考时又加试了外语;在师资上,理工科院校教授外语课程的老师一般或多或少懂点科技专业知识,有的甚至以前就是专门从事某专业领域科学研究的;在专业设置上,理工科院校均有相关背景学科。
1981年5月,学校首先成立了科技外语教研室,吴志高任主任。在完成公共基础外语教育任务的同时,教研室同志马不停蹄地筹划科技外语教育学科的构架,以期尽快成立科技外语学系。1982年3月,华东化工学院科技外语系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并于当年开始招生。科技外语系的成立,开创了学校向多学科方向发展的先河。
试办科技外语系期间,吴志高知道责任重大,丝毫不敢妄为。为此,他组织一同参加筹建工作的同志,多次外出调研,先后走访了上海、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地已经在试办科技外语专业的10多所高校。在对各校办学模式(包括生源、规模、培养方式、培养目标)等作了系统分析、比对后,他提出:第一,在语言能力方面,科技外语系的毕业生要达到文科院校外语系本科毕业生的水平;第二,在科技知识上,科技外语系的毕业生要达到本校有关专业的专科毕业生水平;第三,要积极争取外籍教师来校任教,提高科技外语系教师的水平,同事确保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科技外语系发展非常快,办出了特色,水平也不断提高,为理工科院校较早成立外国语学院奠定了基础。
学好外国语,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原因是基础差,小学、中学里的学习主要以数理化为重点(因为当时高考,外语成绩仅作加试课目计算);而语言的学习,最忌讳的事是到了成年人以后再开始强化,那真可谓是事倍功半。对此,吴志高提出了开辟“外语第二课堂”的设想,试图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信心。
为了办好外语第二课堂,吴志高开动脑筋,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各种有利的学习条件。他四处奔走,向学校要求经费,添置各种电化教学设备,建立规范的语言学习听音室和语言训练实验室。除了改进教学硬件设施外,他还提出了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在吴志高的悉心指导下,科技外语系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余活动:如放映外文原版电影、外语教育专题片;开展外语读书活动,举行各种演讲比赛;开展外语文娱交流活动等。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的强化训练,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巩固了外语知识,提高了外语应用能力。吴志高提倡的这种“寓教于乐”方式,在科技外语教学上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吴志高还特别重视外语教学中的国际性交流环节。科技外语系成立不久,英籍语言专家吴玛丽(Marian Ng)被邀请来为中、青年教师开设英语精读、泛读、英国文学和英语写作等课程,同时她也参与学生的课堂教育活动,用纯正的英国语言甚至英国文学灌输师生,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强化语言教学效果。吴玛丽还指导学生用英语来演话剧,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理解能力。此后,科技外语系还邀请汉德森夫人(Mrs Hendenson)等多名外籍专家来校讲学、授课。这些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不仅摆脱了科技外语系纯粹的“只教不研”窘况,而且还大大地提升了教师整体的业务水准。几年后,华东化工学院科技外语系的办学实力、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在高校同行中可圈可点,故而较早的举办了两次全国高校科技外语系的研讨会。
科技外语系获得的成绩,都与吴志高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1986年暑假,华东化工学院首届科技外语专业学生毕业。由于他们在校期间刻苦学习,掌握了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在科技情报、技术交流、外贸谈判、函电交往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训练,故而深受当时用人单位的青睐。现在,首届及后来的多届毕业生在国际科技情报翻译、国际科技文化传播、国际经济贸易交往等领域,为国家作出了骄人的贡献。
1987年,吴志高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为之奉献大半生的教学、科研岗位。1989年春,值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119周年校庆之际,吴志高应邀偕夫人宋彬教授重返阔别了45年的母校,校方将“卓越校友荣誉金质奖”授予的他。这枚奖章告诉人们:科学是没有国籍的,而人类世界的进步、发展是要靠掌握先进科学知识的人去为它作贡献的。吴志高毕生所致力的事业,对此作了最好、最朴实的诠释。
【主要论著】
Tse Kao Wu. 1943. The Carbon and Graphite Electrode Industry.
吴志高,江礼科,李道纯.1954.塔式硫酸制造法.化学通报,(10):458-462.
吴志高,李道纯.1956.盐酸制造和绝热吸收制浓盐酸.化学通报,(10):27-32.
华东化工学院等校编.1961.无机物工学——硫酸分册.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S.I.桑德勒.1985.化学与工程热力学.吴志高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文献】
吴志高人事档案.华东理工大学馆藏全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