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呆过华理(化工)的师生员工,对“保健科”这个名字庶几不会太陌生,因为你免不了有个头疼脑热或伤风咳嗽什么的不适,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它。然而,各位对它的“身世”和几次较大的迁变,恐怕知之不多吧?
“保健科”这个叫法,可能与高校之机构“行政化”有关(要对应于其他部处科室的级别和名称)。实际上,我校1952年10月创建时,保健科不叫“保健科”,而称卫生科(1952年9月23日成立),隶属总务处,首任副科长焦云仙医师,他来自华东革命大学党校卫生所,是一名“南下干部”。学校最早的卫生科只有5名职员:1名医师、3名护士和1名药剂员。施亚莱(汪明荃之母)就是当时学校卫生科的一名护士,她来自大同大学,后于1956年9月17日辞职,去了香港与其先生团聚。1953年4月,王铭佑医师调入卫生科,他曾于1981年10月任保健科科长。
图片说明:1952年江湾校址时之卫生科(门柱上书行动起来消灭四害)
最早的卫生科自然是在江湾校址,仅有3间半平房(见图1)。当时,卫生科主要负责全校的简单门诊、疫苗接种、体格检查、食堂卫生监督和爱国卫生运动方面的工作——除“四害”(除蚊、蝇、老鼠外,早先的另一害是麻雀,后来改为臭虫,现在是蟑螂),其功用“卫生”多于“保健”,故师生也有叫“卫生保健科”的。1954年夏秋学校迁来梅陇后,卫生科放在和平楼底楼东首办公,有7间卫用房,另有一栋6间的结核病隔离室。1956年1月,卫生科改名保健科,其任务不变。1962年学校行政管理用房紧张,保健科遂迁出,搬到了学生第3宿舍,底楼为各科门诊室和办公室,二、三楼设有肝炎和结核病隔离室。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77~80级新生的体检等还是在3舍的保健科内进行的,倒是十分的方便。
图片说明:1981年新建的保健科大楼(西侧拍摄)
改革开放后,新生渐多,宿舍变得异常紧缺,于是学校打报告要新建一栋保健科大楼。该楼位于工务科南和西侧,呈“之”字形排布,南楼为2层,北楼为3层,中间以连廊相接,总建筑面积1982平方米,造价27万元,于1981年5月1日投入使用(见图2)。
图片说明:1988年12月保健科南楼西侧加建小三层(东北侧平房为当时的工务科,后为退管会)
规划该楼时,工务科平房是要很快拆除的,以花坛及四周“回道”代之(方便救护车通行)。然,从工务科析出的基建处的小楼建成后,此处的平房没有及时拆掉,却改为退管会办公之用,直到2002年校庆50周年时,在保健科南楼之上加了一层,退管会搬出之后才恢复“原样”——原规划之状态。实际上,期间的1988年12月,保健科自己在南楼西侧顶上作过一次扩建“手术”,加建了162平方米的“小三层”(现校医院的院长室和会议室所在)。不知为何当初不“一步到位”,搞得楼宇“支离破碎”(见图3)?
图片说明:2002年校庆50周年时扩建了退管会的校医院
1980年代中后期,保健科队伍不断得到充实,除了个别年轻人加盟外,很有一部分是为解决教师夫妻两地分居而从各地医院直接引进来的,他们层次较高,经验丰富,为保健科的发展注入了实力。至1989年,保健科在编人员达66人之规模,其中副主任医师有4人,主管医师有9人,如赵惠民等,后来还升任为主任医师(教授级)。与此同时,保健科的医疗设施也得到了较大改观,添置了心电图机、超声波机、X光缩影机、B超机和牙科设备等。保健科的壮大、发展,极大地方便了师生员工大多数常见病的诊、治疗,故较长一段时间内保健科又升格为“医务室”(尽管大家仍然称之为保健科)。
图片说明:医务室时期,医生正在为师生看病(1992年5月)
在医务室基础上,学校于1993年2月21日,同意筹建华东化工学院校医院,负责人为吴觉民副主任医师。
今年夏天,据称学校斥资数百万元,对校医院的基础设施和有关医疗器械作了较为彻底的改造和更新,以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护佑于华理师生。
图片说明:许志立老师拍摄的校医院外景(2010年5月2日)
图片说明:20141001新装修后的校医院(陆宪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