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校里的学生社团多如牛毛(2012年,7大类,81个),为学生丰富业余生活、拓展视野和知识面、展示个性和才华提供了舞台。
建校初期,我校的学生社团以文艺类为主,有歌咏团、舞蹈社、口琴队、唱片(音乐)欣赏组等。后来,社团的活动内容有了拓展,如设立话剧团,学习摄影技术(自己冲、放、印照片)、无线电收发报技术、摩托车驾驶技术、收音机装配技术等。总的来说,当时的社团活动主要着眼于课外兴趣、爱好的培养,参与的学生面没现在这么广。
恢复高考后的1980年代,我校的学生社团逐步热闹起来。为了管理好那些眼花缭乱的社团组织,学校于1986年10月成立了社团理事会,下设哲学、文协、桥牌、围棋、象棋、书法篆刻、摄影、口琴、思源信息、演讲、气功和英语俱乐部等14个协会,成立了“大学生之家(文化艺术中心)”,新盖了“大学生俱乐部”楼,开设了轰轰烈烈的“第二课堂”,还每年举办规模宏大的“文化艺术节”、“思想学术节”和“体育节”。1989年学校团委增设了学生社团部、社会实践部、第二课堂指导中心;1995年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之后,学生的社团工作管理更加规范,规模不断扩大。
在当时的众多社团中,有一批学生特别爱好写诗,于是成立了诗社。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朦胧诗”诗人,很受年轻人热捧,自然,大学校园里也“诗”意横行。当时的复旦大学有“复旦风”,交通大学有“新上院”,哪所学校好像还有“星期八”等各种诗社。华理大概也在这个时候成立了“流莹”诗社,吸引了不少热爱诗歌创作的同学加盟,小有名气。
这些诗社,在沪上各大学中很活跃,也经常有机会在一起切磋创作体会,交流诗作,对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1984年6月,当1980级学生将要惜别学习生活了4年的母校时,由团委、文协和学生会编辑了一本油印版的诗集《候鸟》(扉页上印有时任院长的朱正华的题词),以作毕业留念。这些“诗人”,现在都已年过半百,不知道他们手头是否还藏有那本诗集?
之后的一两年里,写诗的学生有所增多,作品颇盛,故学校文协又相继编辑了《亚热带气候》Ⅰ、Ⅱ两册。上面的诗作,即使现在读来,依然亲切、感人和朦胧。相信,随着时日的久远,这些华理人自己创作的作品也会越来越变得珍贵。
1992年,为迎接校庆40周年,学校“星期四”诗社(1986年6月成立)推出了《和谐》诗集,共收集了诗社成立10年来的108首优秀作品,其中《岁月留声》曾获得过1992年中国青年诗歌邀请赛奖。
据说,现在学生社团中继续保留着写诗的班底,只是其名称一直在变:彩虹-晨曦-晨风……可能的话,应该将好的诗作编辑成册,留作记忆。
图片说明:化工的学生在学习收发报机技术(1956级抗生素校友刘国贤捐赠)
图片说明:1984年学生诗作《候鸟》集
图片说明:本文作者收藏的《亚热带气候Ⅱ》
图片说明:本文作者收藏的复旦校园诗集(1983年)
图片说明:上世纪80年代初化工书法协会和诗社的两位“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