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我校培养博士研究生细节
发布时间:2014-12-18   访问次数:1174

 

1977年底恢复高考后,大学的招生工作步入正规,大学本、专科生约于1978年初开始入校学习。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的研究生招生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在启动,1978年的研究生招生统考时间为557日。暑假后,1978级研究生入学,学制23年。根据规定,这年我校(当时校名为上海化工学院)共录取了61人为研究生(他们绝大多数是“文革”前考入大学的本科生)。

19802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198111日施行),意味着我国将对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开始授予学位(之前,新中国培养的各类毕业生只有学历证书而没有学位证书),故1981年暑假毕业的研究生改叫“硕士”研究生,并且是我国最早的一批被授予学位的毕业生;当然,半年后的1982年初,恢复高考后的首批本科毕业生也开始被大规模地授予了学士学位。

有了《学位条例》的颁布,才有“博士”研究生的概念。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控制的非常严格,首先是要确定“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生导师。1981112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关于下达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通知》(学位[1981018号)规定,我校有化工机械(导师琚定一)、工业自动化(导师蒋慰孙)、高分子材料(导师李世瑨)、传质与分离工程(导师苏元复)和石油加工工程(导师刘馥英)5个博士点可以招收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也在这年的年底完成,我校共招收了当年夏秋刚毕业的5名硕士研究生,他们是:江玉明(本校1979级硕士研究生),导师苏元复,研究方向:萃取过程及基础理论;祝敬民(本校1978级硕士研究生),导师刘馥英,研究方向:石油催化加工;王雪秋(本校1978级硕士研究生),导师李世瑨,研究方向:特殊高分子材料;胡仰曾、王行愚(华东师范大学1978级硕士研究生),导师蒋慰孙,研究方向:过程动态数学模型及控制。1981年底,琚定一教授没有招收博士研究生。

1982年底,我校招收了6名博士研究生,他们是:戴各生、周建中,导师苏元复;董介谊,导师刘馥英;潘家祯,导师琚定一;华向明、黄道,导师蒋慰孙。这年李世瑨教授未招博士研究生。1983年底,我校博导仍然是以上5位教授,但这年每人各招2名博士研究生,共有10人录取。

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始启动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点申报工作,1984225日,我校新增化学反应工程和精细化工(染料及感光材料)两个专业博士点,导师分别为陈敏恒和朱正华教授。另外,传质与分离工程专业增加了李盘生教授为博导,故1984年我校共有7个博士学位授予点,8位博导可以招收博士研究生。

我校的研究生工作,起先归科研处管理。19845月,成立了研究生处,处长为朱炳辰教授;19888月,改为研究生院(筹)办公室,后改为研究生教学管理岗等。实际上,学校于19841025日就向教育部提出筹建研究生院,但此事久拖未决,直到16年后的20006月才同意我校试办研究生院,20046月我校终于获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之后,我校研究生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

与此有关的还有一件事:1981624日,我校苏元复和李世瑨两位教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这是非常难得的。

顺便一提,1980年底学位条例颁布后,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建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成为首批试点,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198352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我国自行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马中骐、谢惠民、黄朝商、徐功巧、徐文耀、白志东、赵林城、李尚志、范洪义、单墫、苏淳、洪家兴、李绍宽、张荫南、冯玉琳、童裕孙、王建磐、于秀源)。2013527日,其中的11位博士生聚首华东师范大学,庆祝毕业30周年,据说马中骐的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是为新中国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而我校第一批5名博士研究生于1984年底毕业,其中王行愚的博士学位证书号为“84004”。

 

图片说明:1981、82级博士研究生与导师等合影(1984年冬)

 

图片说明:苏元复与戴各生(左)、周建中合影(实验56楼前花台)

 

图片说明:198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给李世瑨为评议组成员的纪念牌

 

图片说明:1983年5月27日,新中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大会博士合影

 

图片说明:19841213日,我校朱正华院长颁发给王行愚的博士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