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1:建于建校初期的两栋“教授楼”(化工四村)
图片说明2:建于建校初期的12栋老一村“联体别墅”
图片说明3:在最后一栋老一村楼址上新建的最后两栋居民楼(1995年10月)
1952年建校时,校区临时性放在江湾平昌街的原同济大学理学院原址(此处仅占地40来亩,非常局促,是上海沦陷时日本人建造的一所小学。抗战胜利后,同济大学回迁,政府给了他们使用)。当时教职员工少,大部分住在市区自己的家,每天来回上下班(江湾也算郊区,但不算太远,有公交车通达),仅有少部分教师和“南下”来校工作的干部住在学校附近(分几处,属政府调拨给学校的公房)。
1952年11月,学校成立了新校区工程基建委员会,决定在上海西南郊的梅陇乡新辟校址(约占地600亩)。至1954年夏,新校区数万平方米建筑建成,其中包括很大一部分供教职员工居住的楼宇,如供单身教职工住的团结一、二楼,副教授以上住的化工四村的一栋三层楼(迁校时先建成了一栋,紧挨四村的就是竹篱笆,还有小河沟,外面也是学校的地块,已征用进来,但还未建设,基本上是荒着,后有教师在其上面种植一些四季时鲜蔬果,以找闲乐),以及供讲师(科级以上干部)住的12栋两层小楼(每栋可住4户)。另外还在校园的西侧,建了一些两层楼的住宅,供职员、助教和工友居住,是为化工二、三村。
学校刚迁来时,仍然没有多少教职员工住在校园内,主要原因一是大多数教师市区有住房(家小也都在市区),二是梅陇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公交车只通到漕河泾),购物等仅有梅陇供销社在校园内设立的小卖部,粮店、副食品店(肉庄)、生产资料部(买锅碗瓢盆、扫帚)等都在“梅家弄”镇上。新建的这些住宅刚开始几年内很宽裕,故最早的幼儿园也放在一村的12栋两层楼内,直到1956年,物理化学教研组刚留校的窦启荣等一些女教师还曾住在四村内(作女教师集体宿舍)。
针对这种情况,老院长张江树带头搬迁来梅陇校内住。在其影响下,这里的人气,慢慢开始“浓厚”起来,特别是许多毕业留校并结婚成家的年青教师,都选择在这里生活。后来,一村里又造了两栋三层楼住宅,为了与先前的12栋小楼区分,化工人又称之为“新一村”(前者就称“老一村”)。至此,化工一、四村和二、三村格局初步形成,且其名沿用至今。这些建筑从结构上看差异较大,一是各单元的面积,四村的最大,有书房和阳台;12栋小楼次之,没有阳台,但有落地玻璃门(采光较好);新一村和二、三村的房子面积较小,也没有阳台等,三村里的有些住宅连煤卫也是合用的(谈不上独立成套)。二是这些楼都是有尖顶的“坡屋”(隔热且防漏雨),还有建筑结构内部设置了专门的通气(风)道。化工居民小区内以后建造的所有住宅均为平顶,所以才有后来的“平改坡”之说(约在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前夕由政府出资改造)。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住在校园内的教职员工人口越来越多,光新教工单身宿舍就有团结三、四和五、六楼,成套的住宅还有后来常称的“80套”和“64套”。后者为“文革”期间建造,面积小、质量差,仅为3~4口之家的一个简单栖身之处。居民楼的大规模建造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此时,教职员工的居住条件虽有改善,但房源始终供不应求,故校内(福利)分房问题一直令人“头疼”(校方和居民都为之伤透脑筋),直至1990年代后期取消实物分房为止。
72套住宅楼(3栋)建成前,小区内原来的“老一村”两层楼住宅已仅剩一套了(位于现在的一、四村门口西侧靠梅陇路),本想留着作纪念的,但实在用地紧张,最后还是“忍痛”将其拆除了(甚是遗憾,这些楼分明就是现在人们所称的“联体别墅”),原址上新建了化工园内的最后两栋居民楼。1980年代起,二、三村内也开始新建了多栋新楼,华理苑则是1990年中期才新增土地建起来的。另外还有团结七楼、鸳鸯楼和那栋16层高的教师公寓也是较后相继建成的“居民住宅”。
与学校最早建筑有关的还有两件事:一,早先学校的东门和一四村(西)门,均不在现址,它们都被作过挪动,外观上好像与里面的主干道对直(准)了,便于出入,但从“风水”上看,原来的考虑可能更加合理。包括学校的南大门,原来前面也没有现在的天等路的。二,建校初期就设置在化工园内的理发店,至今还保留着(但不在现址。那几把理发椅子,可能也没有换过),理发师傅换过数茬,然据说管理体制上(“上下级”领导关系),现在他们还是与“梅陇镇供销社(可能也叫什么公司)”搭界,即为梅陇镇外设在学校内的一个“实体”,甚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