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最早将喷动床技术应用于谷物等干燥
发布时间:2014-12-18   访问次数:300

顾毓珍、任德呈、雷坚等师生在松江县粮食局南门粮库谷物鼓风干燥现场合影(19656月)

  

1962年,我国经历了严重的“三年严重困难”后,中央调整了工农业生产的政策,鼓励农民搞“三自一包”(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包产到户)等,粮食生产形势开始好转,国家粮库中的储备也逐渐增加,利用太阳光翻晒粮食的重任又成了粮库职工的一件大事。

差不多同时期,我校化学工程学教研组顾毓珍教授等在“流体边界层与传热问题研究”上有重大进展。于是,他们决定将有关流体传热技术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之中,为国家建设事业服务。1961年,顾毓珍所指导的工60班吴城、张晓褆完成了“喷动床干燥”毕业论文;1962年,顾毓珍所指导的工70班叶惠之、李希光、王国耀完成了“喷动床干燥的研究”毕业论文;同年,顾毓珍自己在学校第六次科学研究报告会上作了“喷动床干燥谷物的研究Ⅰ”报告;19631月,顾毓珍在《化学世界》杂志上发表“喷动床干燥谷物的研究——降速阶段干燥数据的分析”论文;19651月,顾毓珍与其所带的研究生沈惠子等在《化学世界》杂志上发表“有导向管喷动床的流体力学与油菜籽干燥”论文。可见,这一时期顾毓珍等在推广流体传热技术于应用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本文配图是顾毓珍之子顾慰源最近捐赠给档案馆的、有关当年我校师生帮助松江县粮食局南门粮库建造喷动床谷物干燥装置的情况。照片拍摄于19656月,上有顾毓珍、任德呈、雷坚、沈惠子等,还有两位粮库的师傅。谷物干燥设备上还贴有“热烈欢迎华东六省一市干燥会议代表莅临观摩干燥技术”字样的横幅,可见该技术项目当时之影响力。

喷动床技术是K. P. MathurP. E. Gishler于1955年最早提出的,它是流化床技术的改进。顾毓珍等研究的喷动床借内置导向喷管使气-固两相流体得到充分换热而实现干燥目的的一项新技术,可应用于稻谷、小麦、大豆、油菜籽等农作物的干燥,化肥生产工艺中的造粒等也可以采用

我校教师当年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于工农业生产,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示范作用。19665月,我校与上海市粮食研究所等还在继续推广该技术。之后数十年,全国各地纷纷仿效之,建立了数以千计的谷物干燥基地,为科学地保护、储存粮食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学化工流体传热出身的沈惠子校友,从此也一辈子工作在粮食管理行业,直至在浙江省粮食局局长的任上退休为止。

196411月,顾毓珍撰写的《湍流传热导论》(化学工程学丛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的侯德榜先生为之作序。此书后多次印刷,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书中第四节“流体中加入固体颗粒对传热的作用”,谈到了上述工艺。

注:顾毓珍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流体传热理论研究专家,早在MIT1927年)攻读化学工博士学位时,就在“流体之流动及传热问题”研究上取得了骇世成就,他提出的“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雷诺数的关联式”,得到世界同行公认并冠以“顾氏公式”而载入史册。1952年我校创立,顾毓珍来校工作,除了教书上课,他还带领化工原理、化学工程教研组师生积极开展湍流流动的动量传递与热量传递研究、喷动床技术研究等,与国际前沿课题接轨,是中国“三传一反”(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过程和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程基础研究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