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亚同学在交通大学化工实验室做实验
化工院内,前辈们常说我校建校时的实验室是国内一流的,特别是化工原理实验室,有许多设备全为国外进口的,为我国培养化学工程师发挥过重要作用。那么,当年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笔者作了一番考证。
2011年5月4日,档案馆收到了一张来自宁波的熟悉而陌生的老照片:熟悉的是照片上的主人公,就是我校历史上第一号毕业文凭获得者张冠亚,陌生的是照片背面清楚地写道:“摄于交大化工实验室”。这让档案人员甚是纳闷,因为张冠亚是1952年10月随东吴大学化工系并入我校而来继续学习的,他怎么会去交大做化工实验?又,照片上的釜、阀、管道、法兰、压力表、流量计、蒸发器、冷却塔以及平台、梯子清晰可见,分明是一套典型的、完备的化工单元操作设备,而不像在化工厂(照片上还写明:“恩霖赠,1953年3月21日”,此时张还未工作。恩霖,即陈恩霖,是张的同学,也为我校首届首批11位毕业生之一)。由此,档案人员断定这是我校最早的化工实验室的原影。
1948年9月,后为我校首位中科院院士的苏元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出任交通大学教授、化学化工系主任。当时,交通大学已有化学、热工等实验室,但没有化工实验室。早在1941年抗战期间,苏任教于暂迁遵义的浙江大学(苏之母校)化工系时,他就利用辗转千里运来的设备,在大后方建成了第一个化工实验室。现在,苏凭着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又利用堆放在交大校园里的仪器设备,与助教江建权(1948年交大化工系毕业生)、技工胡金勇一起建设了交大的化工实验室。实际上,这些仪器设备是交大化工系的创办人徐名材(MIT硕士)先生,于1937年参加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派出的以吴蕴初为首的赴欧考察团,在德国洽购人造石油技术和设备时,从国外采购回来的,有双效蒸发器、泡罩精馏塔、板框压滤机等,但后来抗战爆发,建化工实验室的事给耽误了。
这些设备放置了很久,又遇战乱,残缺不全。再说建化工实验室,要搭平台,要接管道,要有水、电、热(蒸汽)和各种输送泵等,非想像中那么简单。但苏元复发动王承明(MIT博士)、琚定一(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等,又从战后剩余物质仓库购得了热泵蒸发器、回转过滤机、高压离心泵和转子流量计等当时比较先进的装备,硬是在一间日本人废弃的浴室内(要用到蒸汽)建起了一个比较完备的、颇具规模的化工单元操作实验室。
据我校元老顾其威先生回忆,当时,苏元复、王承明、琚定一他们非常有办法,建实验室用的许多配件,均是他们从各处停办的化工厂等“掏来的”,实验室建好后,很快就投入了使用,王承明任实验室主任。1950年助教江建权调走后,接任的是蒋慰孙(后为我校教授,毕业于交大),江与顾其威是1948年交大毕业的同学,顾当时是分析化学的助教。1954年我校梅陇校址建成后,遂将在交大的这个化工实验室全部搬到了我校来,是为化工原理实验室,顾其威任实验室主任。搬迁这个实验室,蒋慰孙和胡金勇功不可没,特别是胡金勇技师,苏元复、王承明、琚定一等非常器重他,故他们来化工后,也将他带了来。胡曾在上海造币厂、江南造船厂、大中华橡胶厂等做过钳工,手艺非常了得(据说解放前还造过许多枪支,为此,后来运动中吃足了苦头)。
1952年10月,我校创建后,江湾那里没有化工实验室,所以学生只能到交大去做实验。可见,这幅照片是何等的珍贵,它将我校前辈们为之奋斗的果实再现了出来。
后来成为院士、校长、教授的胡英、陈敏恒、吴东棣、吴树森、李培宁等当年均在交大的这个化工实验室做过实验,连后为美国工程院院士、MIT化工系主任的韦潜光教授也在此得到过启蒙。1954年任国务院总顾问的苏联专家组副组长马连采夫率团来沪考察上海各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情况,对我校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表彰。
1980年代末,原化工原理实验室的一套蒸馏设备(就是来自交大的其中一部分)调拨给校氨基酸厂使用,后要建学生宿舍,该厂拆除时此“文物级”传家宝不知去向。另,据笔者查实,我校1955年前学校的招生简章等上面曾登载过多幅照片,内容就是那套来自交大的后搭在我校化工原理实验室的设备(见下图,与我们这次征集到的照片几乎完全一致)。
、
华东化工学院化工原理实验室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