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以前使用过的饭菜票(最早的一张为1950年代末)
1995年3月前,全校师生员工在食堂用餐是凭饭菜票的(见图,一种仅限学校内部流通的有价票券)。随着这一年“金龙卡”(哈尔滨新中新电子有限公司开发的利用光电技术制作的信用卡)的启用,沿用了40多年的数量巨大的饭菜票就此结束历史使命,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从建校起,我校的饭菜票使用和管理经历了各种变化。
最早采用的是一次性票,即饭、菜不分,只分早、中、晚餐三款,凭票供应。那时菜的品种不多,据说只能选两种菜的搭配,用餐者自己拿搪瓷碗去食堂“打”,可以在食堂吃,也可以拿回寝室去。不过,当年食堂里只有桌子,没有凳子,吃饭是站着的。这个时期,饭是没有限量的,不够可以随便添。餐票的发放是按班级为单位,由生活委员去学校膳食科集中领取,再分发给学生(老师自己掏钱去购买)。当时的伙食标准非常低(便宜),早餐0.07元、中餐0.20元、晚餐0.14元,满打满算(含星期天,那时还没有双休日)每人每月为12元。由于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绝大部分是享受人民助学金的,所以不用自己掏钱买用餐券。
“文革”期间及之后,饭票与菜票开始分开,面值分一俩、贰俩、一分、伍分不等,且用牛皮纸、硬版纸等制成,用餐者根据需要可以选择饭菜品种和数量。由于仍然采用“供给制”,所以个别男生会紧张些,而女生宽裕的也会相互“照应”一下。这种纸票,最大的缺点是不耐脏,即无法清洗,多次使用后不卫生,也很容易扯坏,所以使用周期很短。后来国家塑料工业大发展,开始逐步用塑料票替代。
恢复高考后,学校办校规模越来越大,用餐人数剧增,饭菜票开始分食堂使用,即饭菜票上印有食堂名称,用餐者只能持指定票前往就餐。这样做,主观上认为可以达到分流目的,但管理上带来很大麻烦,也不利于食堂间相互竞争,故后来就取消了这种规定,变学校所有食堂为统一款式,哪里方便就可以就近用餐。另外,由于物价上涨,菜票的面值也增至肆角和壹元。
有关饭菜票的故事还有很多:如用剩余的饭菜票到农贸市场上去换取鸡蛋、香烟;由于饭菜票制作极为简单,制售假票的现象也有耳闻;饭菜票的丢失,更是天天发生。另外,当年买饭票除了交钱,还必须交粮票,粮票又不能销毁,还要贴在报纸上统一保存起来,以便查账。所有饭菜票每天都要请点、交接、轧帐、消毒、捆扎、妥善保管,其工作量之大、环节之多也令管理部门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