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社会改革的深入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问题、知识分子的问题已经摆上了党中央的议事日程。11月23日,毛泽东主席召集中央书记处会议,商定召开全面解决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并决定成立由周恩来总理负总责的中共中央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10人小组。
1956年1月14日,中央召开专门会议,周恩来做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他提出:“要在12年内,就是要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末,使我国最急需的科学部门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使外国的最新成就,经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很快地就可以达到。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解决赶上世界水平的问题。”
在周总理这篇报告的鼓舞下,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向科学进军”的热潮。1月31日,国务院召开有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高等学校的领导人和科技人员参加的制定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的动员大会。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准成立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在这个委员会的领导下,我国科学家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努力,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这部文献提出了重要的科技研究任务57项,涉及研究课题600多个;整个规划加上它的附件,全文长达600多万字。这部规划的出台,不仅解决了我国“第二和第三个五年计划”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批科技问题,而且还为原子能、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技术、喷气和火箭等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曾长期主持全国科技工作的聂荣臻元帅在多年后忆及这部《规划》时,不无感慨地将其誉之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蓝图”。
在此背景下,我校也积极响应“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1956年4月4日制定了《华东化工学院十二年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主要对今后12年学校的各项具体任务进行了总体规划,其中包括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基本建设等几个方面。
在人才培养方面,《规划》提出了5项指标:1)12年内招收学生13000人,毕业学生8000人;2)业余高等学校:1956年暑期开始招收学生30名;3)研究生:12年内各专业教研组招收300名,化工过程教研组也要招收研究生30名;4)进修生:12年内派出国外进修生40名;5)培养副博士、博士:12年内培养副博士120名,博士10名。同时,在专业设置上,《规划》计划在1956年设基本有机合成工学专业,1957年再添设自动控制专业与稀有元素工学专业。同时,学校准备在12年内补充教师700名、职员200名;提升讲师300名、副教授80名、教授20名。
在教学改革上,《规划》提出:“要求在1958年前完成教学改革,并使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每门课程及每种教学方式接近苏联水平。”为此,《规划》提出了包括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举办各种总结及交流经验的会议在内的11项要求。
此外,《规划》还要求全院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的工作。其中包括:1)1958年前设立抗生素、硫酸及化学肥料、制药、玻璃工学、气化及人造石油与基本有机合成六个科学研究站;2)1958年起教授与副教授全部参加科学研究工作,讲师与助教大部分参加科学研究工作,1956年暑期前第一次召开科学论文报告会;3)1956年12月前学生中每班至少建立1个科学研究小组;4)学校在1958年暑期前完成与上海市化工局、化工设计院、科学院化工研究所订立联系合同,专业教研组于1957年暑期前至少与2个有关工厂订立联系合同。
对于学校的基本建设,《规划》做了如下的安排:在1955前已建的43649M2的基础上,于1956年至1961年拟建造121550M2。其中1956年建7408M2,1957年建19978M2,1958年建21729M2,1959年建19735M2,1960年建26500M2,1961年建26200M2。
在这部《规划》的指引下,经过全校干部、师生的共同努力,12年后,我校当年制定的《规划》中的大多数指标基本实现或接近完成。如在人才培养上,截止至1965年(因“文革”爆发,1966年起停止招生),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10058名,研究生101名;1956~1967年的12年间,学校毕业学生总数达7746名。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教师人数从1955年的194人上升至1967年的809人。1956~1967年,学校教授、副教授、讲师人数的最高值分别为50、26、108(人)。科学研究方面,学校自1962年起先后成立了菁染料、塑料、物化工程、化学工程4个实验室,配备了100多名专职科学研究人员。这些数据表明该《规划》在教学、科研等方面都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这份《规划》仍有着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些指标定的过高,不太切合当时的实际而无法实现),但“瑕不掩瑜”,它在学校发展史上的地位仍是我们后人应当铭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