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诞生记
发布时间:2014-12-17   访问次数:447

 

1983427,经与浙江大学商定,由我校牵头向教育部科技局提出申请,要求由我校化学工程研究所的反应工程研究室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的反应工程研究室联手组建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简称“联反所”)。其原由是我校与浙大属于国内最早开展化学反应工程研究的单位,20多年来,已有了相当的技术积累和研究条件,彼此间了解、信任,联系密切,有较好的联合基础;成立联合研究所,可以更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来发挥优势、协调工作、共同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研究所按对等、协商原则组成学术管理机构,以签订协作合同方式开展各项工作,双方原单位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同年62日,教育部发文批准成立联反所。

198310月,鉴于国家深化改革和化学反应工程在石油化工中的重要性,新成立(712)的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与我校和浙江大学商定,将先前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联反所扩大成为三方合办的研究机构,以利于科研、教育、生产相结合,促进化学反应工程学科的更快发展。中石化总公司的加盟以及在人、财、物上的大力支持和科研攻关项目的直接下达,使研究所显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崭新活力。1012,联反所成立暨第一次科研论文报告会在杭州召开,我校党委书记余仁在会上作了长篇讲话。联反所首轮研究委员会成立,浙江大学的陈甘棠教授任主任,我校陈敏恒教授任副主任。

1984108,中石化总公司发文同意在我校的联反所设立反应过程开发、混和技术开发、大型冷模开发、生化反应工程(生化工程开发)四个实验室。为了适应研究所新的发展要求,学校于1110发文,决定实行联反所(对外也称联反所——华东化工学院分所)独立建制,并将原化学工程系的反应工程教科组、流体力学及传热教科组(包括实验室)也划归其中,袁渭康兼任所长。

1984115,联反所第一次年会在上海举行,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石化副总经理张万欣到会并作讲话,赞扬该所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横向协作,节省投资,提高效率,一年完成工业部门单独搞三年也完不成的工作。同月,上海医药工业设计院向中石化总公司表示,希望将该院的石油化工室加盟联反所,合作开展相关工作。年底,石油化工室成为联反所的设计部。

19851015,联反所第一、二届全体委员会会议在浙江大学召开,陈甘棠主任主持会议,陈敏恒副主任代表联反所作了两年来的工作总结。

上世纪80年代初,由我校发起成立的联反所是我国高校改革史上第一个集教育、科研、设计与生产机构合作参与的新型联合体,它的诞生,十分顺应新时期改革形势,体现了大胆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对此,当时国内各大媒体高度关注,称“联反所”模式引领改革潮流,凸显优势,成效卓著。

经过近30年的发展,联反所现由浙江大学分所、华东理工大学分所、上海医药工业设计院设计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科技部和《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编辑部构成,设立联合所管理委员会,科研工作由中石化股份公司科技部领导和管理,行政关系隶属各联合单位。目前,我校分所设有反应过程开发、化工装备、环境与化学工程和聚合物加工4个研究室。联反所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攻关、工业反应过程开发、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队伍建设、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及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

依附于联反所的我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反应工程),于1987年经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批准筹建,并于1991年建成开放运行。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我校能较早建立起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当年创建联反所的创举是密不可分的。

联反所的创建,得到了张江树、余仁、苏元复、朱正华、陈敏恒、以及陈锦华、张万欣、盛华仁等化工界前辈的莫大关心和鼎力支持,也得到了参与单位的积极配合和精诚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