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华理体育发展史
发布时间:2014-12-17   访问次数:301

 

这幅照片是从胡志绥老先生近日捐献给档案馆的“国立中央大学36级毕业生纪念册”上截取下来的,至今已保存了60多个年头。由于“文革”,胡老早年的所有照片均已荡然无存,此照印刷于书中才幸免于难。 

胡志绥先生今年已84高寿,他于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前身)体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与老校长张江树是校友,也是见证我校1952年建校的元老级前辈。近期,笔者与其漫谈华理创建史,从中了解到了许多我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陈年往事,无不感受到他毕生致力于学校体育事业的热情和艰辛。

1952年建校时,胡先生是从震旦大学调入我校的,当时全校只有3名体育教师(其中一名很快又调离),而学生有近500人之多,教学任务相当重,他与秦美玲(另一名女教师)分别担当了所有男女生的体育课。由于刚建校,没有多少体育用品可供使用,也没有固定、像样的场地,上体育课是借在以前日本人曾开办过的一所小学校内进行的,条件非常艰苦。1953年,随着更多的新生入校,又有几名体育教师加入进来,但人手还是非常紧,直到1954年,学校迁址梅陇后,师资和相关设施才逐渐正常起来。

当时的梅陇,是十足的“乡壕头”,许多教师是住在城里的,但先生年轻,工作又忙,学生早、晚都要锻炼,都需要有人照看(如出借体育用品;开、关体操房门等),在老院长的“盛情”要求下,他毅然搬到了学校来住。这一住就住到了现如今,这一住将胡老的大半辈子凝固在了化工。由于胡先生是体育科班出身,不仅学校的体育教学任务他要承担,而且他还要参与筹划每年的春、秋两季的全校运动会,组织、发动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其中。每每临到赛期,还要提心吊胆怕出事,所以各项准备工作都要做得细而又细,以防万一。刚建校时,本来想建一个体育馆的,但考虑到当时国家的经济状况,他主张先建一个室内体操房,投资小,上面批准的可能性大。后来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体操房在1954年就得以建成,并立即投入了使用。梅陇地处乡村,周边没有游泳池,许多学生热得没办法“偷”着到临近的河浜里去消暑,对此,他提议要在校内建一个游泳池,供师生使用。报告上去了,哪那么容易想建就建,结果老院长拍板,只要少于一万元,我们自己就可以决定建造。之后,老师他们发动师生自己干,很快就建了一个小游泳池,当时游泳者的火爆场面至今胡老还历历在目(由于这个游泳池是非标准的,又没有循环过滤装置,现已拆掉,位置在现在的图书馆原址处)。乒乓球是我校由来已久的拿手运动项目,但当初学生练习的地方是在一个草棚内(确确实实是个用稻草盖顶的大棚),没有门,也没有窗,地也是泥巴地,由于打球的人多,桌子两头踩出了大凹坑,乌黑发亮。胡老还说,当时学校内空地很多,他们去稍作平整清理,找几根木棍置个球门,就算是一个简陋的足球场,学生们自然欢乐无比。

我校体育事业发展到今天——今年成立了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先生他们一批元老功不可没。想当初我校没有体育教师评审副高职称的自主权,所有体育老师几乎均是讲师,严重影响了我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正是在胡老的不懈努力下,这一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而胡老靠自己教学、科研的实力,成为在我校体育教学系列评上副教授、教授职称的第一人。遥想当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更肆无忌惮地蹂躏我同胞的他,凭着年少气勇,只身千里迢迢赶赴重庆大后方报考体育系,立志报国,胡老先生不由感慨地回忆道:“这一辈子我选择了体育,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