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010年照片档案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发布时间:2014-12-23   访问次数:528

长期以来,照片档案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庞大的档案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伴随着科技进步,数码相机的普及,拍照已不再是摄影师的专利,拍摄的简单化,极大丰富了照片档案来源,对照片档案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重视。本文试图对近十年来我国档案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照片档案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大致了解照片档案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照片档案提供参考。

1统计依据

笔者选择北京大学出版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公布的档案学类10种期刊,即《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档案与建设》、《浙江档案》、《山西档案》、《北京档案》、《档案管理》、《档案》、《兰台世界》作为论文来源。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CNKI),将年限设置为2001年至2010年,并在“篇名”字段中分别输入“照片、图片、相片、底片”来进行检索。所有检索出的论文再经过笔者仔细鉴别,排除发表在增刊上的论文,并剔除新闻短讯、业务答疑、图片展览、故事类等不涉及照片档案管理及基本理论的文章,对于重复的论文选取排名靠前的期刊进行归类。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照片属于声像范畴,但由于声像概念比较宏观,所以,本文统计的论文不包括以声像为题名的文章,仅是选取专门针对照片进行研究的论文。

2统计分析

2.1论文数量的统计与分析。见表(一)

表(一):2001年至2010年照片档案研究论文数量统计

期刊名称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合计

档案学通讯

1

1

1

1

0

2

0

0

1

0

7

档案学研究

0

0

0

0

1

1

1

1

2

0

6

中国档案

2

1

1

2

3

1

2

4

4

0

20

档案与建设

2

0

0

1

0

4

2

1

0

1

11

浙江档案

4

1

7

2

1

2

3

1

2

0

23

山西档案

0

0

1

4

1

2

2

0

1

0

11

北京档案

1

0

1

1

0

1

1

0

1

2

8

档案管理

0

1

1

2

1

3

0

0

0

1

9

 

0

2

1

1

2

0

1

1

1

1

10

兰台世界

3

3

0

3

7

10

9

4

7

2

48

合 计

13

9

13

17

16

26

21

12

19

7

153

由表(一)可知,近十年,我国档案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共153篇,平均每年15篇,虽然,论文研究数量不是很多,但照片档案的研究一直都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横向比较可看出,发表在《兰台世界》、《浙江档案》、《中国档案》这些期刊的论文数量较多,三者共91篇,占总论文数近60%,可见,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期刊对照片档案相关理论研究更为重视。纵向比较可看出,2006年和2007年这两年论文数量最多,数码相机正是在2007年前后开始广泛应用,因此,激发不少学者对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研究的热情。

2.2论文主题内容的统计与分析。见表(二)

表(二):2001年至2010年照片档案研究论文主题内容统计

研究主题

20012005

20062010

合计

百分比

照片档案收集

11

12

23

15.0%

照片档案整理(数字化)

137

31

16

10.5%

照片档案鉴定

3

5

8

5.2%

照片档案保管

7

10

17

11.1%

照片档案利用

3

6

9

5.9%

照片档案管理综合

22

15

37

24.2%

数码照片档案

8

32

40

26.1%

其它

1

2

3

2.0%

 

68

75

153

100%

由表(二)可知,近十年,照片档案研究论文主要围绕照片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以及照片档案管理综合、数码照片档案等方面主题展开论述。通过统计,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其一,照片档案研究由浅到深延伸。近十年,有关照片档案概念、特点、功能和作用方面的论文已寥寥无几,照片档案的研究已不再停留在对其自身认识上,而是向更深层次理论延伸。可见,公众对照片这一特殊载体档案已经相当熟悉,其重要作用也已是人所共知,公众照片档案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其二,照片档案研究热点转向数码照片。前后五年对比可看出,照片档案研究热点从照片档案管理综合及整理转向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其中,有关整理工作的研究下降很快,这是因为,纸质照片档案数字化一直都是整理工作研究的重中之重,而这一技术在实践中已成熟并普遍运用。加之数码照片档案数量剧增,因此,人们将视线从纸质照片整理及管理上转向数码照片档案管理,以期更好地实现纸质照片和数码照片一体化管理。

其三,纸质老照片档案研究仍未被冷落。近十年,有关纸质老照片收集和保护的研究仍有上升趋势。数码照片越来越多,就愈加显示出这些数量有限的纸质老照片的弥足珍贵。加大有重要价值纸质老照片的征集力度,延缓纸质老照片和底片老化速度,这种既丰富馆藏照片资源又抢救社会财富的举措,在数码时代永远不会过时。

其四,照片档案研究存在不足。近十年,照片档案鉴定和利用这两个主题的研究仍相当薄弱,两者共17篇,仅占总论文数的11%。可见,照片档案研究视点在此领域还未深入展开,这两块还未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

2.3论文核心作者的统计与分析。见表(三)

表(三):2001年至2010年发表照片档案研究论文两篇以上的作者统计

第一作者

   

论文数量

王凤刚

山东省聊城大学档案馆

7

张志萍

中国照片档案馆

4

朱玉清

北京外国语大学档案馆

3

耿志东

总后档案馆

2

费小平

金华市档案局

2

彭先高

中国照片档案馆

2

金晶

绍兴市档案局

2

吴艺博

中国矿业大学档案馆

2

王建库

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

2

张永乐

中原油田分公司档案管理处

2

由表(三)可知,近十年,照片档案研究论文的核心作者即发表论文2篇以上的作者有10位,其中,发表论文最多的是山东省聊城大学档案馆王凤刚、中国照片档案馆张志萍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档案馆朱玉清。这10位作者都来自档案部门,其理论都是来源于工作实践,并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几点思考

通过对2001年至2010年这十年照片档案研究论文统计分析,可知,随着照片档案作用的与日俱增以及照片数量的急速剧增,有关照片档案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涵盖了照片档案管理理论的方方面面,为照片档案管理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3.1照片档案收集的“前端控制”原则。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指出:“前端控制是对整个管理过程的目标、要求和规则进行系统分析、科学整合,把需要和可能在文件生成阶段实现或部分实现的管理功能尽量在这一阶段实现”。[1]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在照片档案收集中又得以重申。不少学者指出,要从源头入手,加强对照片形成部门的联系和跟踪,确保照片收集进馆成为档案之前就是真实、原始的,正如学者付正刚所说:“一个在变成档案之前就已失去真实性的文件,在它变成档案之后你再百般呵护都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它已经不具备原始记录的特性”。[2]

3.2数码照片与纸质照片一体化管理。数码照片与纸质照片的并存,掀起了学者们对两种照片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热议。学者们认为,将数码照片与纸质照片作为两种档案分别独立保存,或将数码照片全部冲印成纸质照片加以保存的这两种模式,因其易受数码文件不稳定性影响或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受到摒弃。比较理想的管理模式是将纸质照片扫描成数码照片,与数码照片统一放到同一个数据库中,实现统一编号和归档管理,并定期将少数极具重要价值的数码照片冲印成纸质照片加以保存。

3.3通过“EXIF”元数据对数码照片进行鉴定。以王凤光、陈鹤富、耿志东等为代表的学者们都肯定了“EXIF”信息对数码照片真伪鉴定的重要性。“EXIF”是英文Exchangeable Image File(可交换图像文件)的缩写,“EXIF”记录了数码照片拍摄时的各种参数,主要包括光圈、快门、ISO、时间等各种与当时摄影条件相关的信息,相机品牌型号,色彩编码等信息。[3]EXIF”信息是在拍摄时自动产生的,并和数码照片绑在一起,只有图像处理和格式转换时才有可能丢失。因此,通过查看“EXIF”信息,可知数码照片是否被后期编辑处理过,从而保证数码照片的真实性。

除此之外,有关黑白和彩色纸质照片保护剂的研制,以及照片档案数字化处理要点等理论的研究也很受学者们重视。尽管,有些理论的研究在现在看来或许会有些落伍,但在当时,确实为实践的操作提供了最新的理论依据。虽然,近十年,有关照片档案理论研究成果很多,但对某些理论的关注仍存在缺失,在今后还应不断加强。具体如下:

3.3.1照片档案鉴定理论的研究。照片鉴定是照片档案质量和真实性得以保证的前提,而这一点在数码时代显得更为重要。由于数码照片数量多,且易被编辑处理,许多收集进馆的照片图像不清晰、角度不佳、内容重复缺乏代表性和典型性,元数据被破坏,原始图像被更改,等等,这些都极大威胁到照片档案的质量和真实性,加之存储空间的有限性,急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照片档案鉴定原则和方法。尽管,近十年,照片鉴定方面研究出了一些理论成果,但研究内容还比较单一,研究程度也不够深,仍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3.3.2照片档案利用理论的探讨。利用好照片是收好照片、管好照片的最终目的。然而,有关其服务利用的研究这十年却只有9篇,仅占总论文数的6%,研究内容仍集中在利用的要求、原则以及一些比较常见的利用方式上。这也反映一个现状,就是在实践工作中,让管理人员津津乐道的是收集了多么多的照片,照片管理的方式多么别具一格,然而,却很少提到这些深锁于库房柜里的照片何时能发挥其作用、展示其价值。如何创新服务方式,拓宽利用途径更好地服务民生,等等,很多问题都有待我们去探讨。

3.3.3数码照片档案保管理论的探索。近十年,有关数码照片档案研究的论文数量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在讨论数码照片特点、归档范围、归档要求、归档流程、存储格式等基本理论,对数码照片档案保管保护的研究不如纸质照片、底片重视。由于数码照片易丢失、易修改、易受病毒侵害,照片的读取易受计算机软硬件及存储介质的影响,因此,缺乏稳定性、安全性,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数码照片的保管模式和方法。

3.3.4数码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的制定。目前,归档的数码照片越来越多,几乎已经取代了传统的银盐感光材料照片,尽管对于数码照片的管理还未出台相应的规范标准,但有不少学者认为,2002年,发布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及《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也暂时能满足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的需求。[4]然而,笔者认为,从长远着眼,新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的出台势在必行,它不是要推翻原有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的一些相关内容,使得原有的管理规范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特里.库克.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C],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

[2]付正刚.家庭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档案学研究,2009(3):38.

[3]陈伟.《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办法》解读[J],北京档案,2011(1):16.   

[4]傅凡.数码照片管理需要制定新标准吗[J],中国档案,200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