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毓珍
发布时间:2014-12-19   访问次数:2680

顾毓珍(1907.3.91968.7.27)字一真,江苏无锡人。化学工程专家,中国液体燃料与油脂工艺研究的开拓者,中国流体传热理论研究的先行者。1921年考入清华学校,1927年赴美留学,1932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博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化学工程学会,长期担任学会理事、书记。回国后,主要从事化学分析、油脂工艺与化工实业的调查研究,尤其在酒精燃料、植物油提炼代汽油等方面开展大量研究工作,为中国液体燃料开发与油脂工业生产奠定基础。历任中央工业试验所技正、代所长、所长。1949年后到同济大学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到华东化工学院,先后任化工原理、化学工程教研室主任。他所从事的湍流流动的动量传递与热量传递研究、喷动床技术研究,与国际前沿课题同步,是中国“三传一反”(即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过程和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程基础研究的先导。1956年被评定为二级教授,也是华东化工学院首批招收副博士研究生的四位导师之一。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一、求学生涯

顾毓珍,字一真,190739出生于河北保定火神庙附近,排行老四,上有三位哥哥,下有三个弟妹。父亲顾赓明毕业于保定法政学堂,曾在山东省财政厅任职,后全家迁回原籍——无锡虹桥湾。他的父亲极力培养自己的儿女进新式学堂,鼓励他们学习实用科学、独立自主。顾赓明三十五岁时因感染猩红热而去世,子女七人由三十四岁的妻子王镜苏独自抚养。当时刚从无锡第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毕业的顾毓珍,年仅十岁。祖产微薄,家境困难,有时不得不向亲戚告贷度日。尽管如此,母亲依然节衣缩食,多方筹措,不使子女辍学。母亲富于远见卓识、坚毅耐劳的品德风范,时时刻刻影响、教育着自己的儿女,最终成就“一门五博士”的佳话。顾毓珍的三位哥哥顾毓琦、顾毓琇、顾毓瑔先后考入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其中两位又相继留学美国。在母亲的支持和兄长的激励下,1921年夏顾毓珍由无锡辅仁中学考入清华学校。在清华学校6年间,该校德智体并重的教育理念、富于启发性的教育方法、名师的传授指导,让他受益匪浅。当时教授物理的有叶企孙、梅贻琦,教授化学的有杨光弼、赵学海、高崇熙,而他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也得益于赵学海先生。

1927年夏,顾毓珍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化学工程。当时的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科与许多工厂有实习关系,学生毕业论文可以在实习工厂中完成。顾毓珍先后在造币厂、钢铁厂、煤气厂、硫酸厂实习,完成学位论文《硫铁矿燃烧之研究》,并于1929年获科学学士学位。1929年秋,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美国化学工程学权威W.H.McAdams教授指导下从事“流体之流动及传热问题”的研究,测定圆管中的流体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1932年获科学博士学位。他在博士论文《Mechanisms of Isothermal and Non-Isothermal Flow of Fluids in Pipes》(圆管中流体在等温和非等温流动状态下之机理研究)中提出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雷诺数的关联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丛刊》上,之后又被编入J.H.Perry主编的《化学工程师手册》及McAdams所著《传热学》书中,称为“顾氏公式”,获得国际学术界公认。该公式理论基础可靠,便于实际应用,是中国科学家早期在化学工程学科领域的贡献之一。

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期间,中国留学生们发现图书馆内陈列有各国化工期刊,却唯独没有中国的,有感于中国化工学科之薄弱,顾毓珍与其他留学生一起开始组织酝酿并发起成立学会,目的是要创办具有一定质量的化工期刊,研究学术,提倡化工事业,希望中国化工生产能在最短期间内达到自给自立的地位。193029,中国化学工程学会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式成立,程耀椿、顾毓珍、张洪沅、杜长明、何玉昆五人为第一届理事,其中程耀椿任会长,顾毓珍任书记,张洪沅任会刊委员会和名词委员会主席。学会成立后,受到侯德榜等中国化工界前辈的热烈赞助和大力支持。学会出版的会刊《化工》,后更名为《化学工程》,先后出版过14卷。会刊记录了中国化工先行者的主要科研和产业化成果,保存大量中国化学工程方面的珍贵史料,被誉为中国化工之史记。1956年该刊物由中国化学工程学会全套重印,广为流传。

 

二、致力液体燃料、油脂工业研究与化工实业开发

1932年底回国前,顾毓珍以国民政府实业部“工业调查员”身份先后参观考察了英国皇家化学公司、德国霭奇染料公司的硫酸铔厂、人造汽油厂、纺织工厂、人造丝厂和人造颜料厂,回国后他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撰写出多篇详细的考察报告,刊登在《工业中心》杂志上。这次考察开阔了眼界,让他了解到国外化工生产的最新技术,亲身体验了化学工程理论在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对其回国后从事化学工程研究并应用于中国的化工实业开发大有帮助。1933年顾毓珍回国,在实业部中央工业试验所(以下简称中工所)主持化学分析室工作,进行工业原料分析与试验,如对国产石油、煤矿、铁矿及各类矿石的检验,四川盐、硝、碱的分析,煤的低温蒸馏、油页岩蒸馏试验等,同时开展防毒用活性炭、酒精代替汽油、植物油裂解试验等研究工作,并担任《工业中心》杂志编委。通过试验积累的大量数据资料,他及时予以分析归纳,形成完整的试验报告,刊发在《工业中心》上,方便业界查考。例如,他曾根据中国煤炭分析的记录材料,归纳总结出中国煤炭含热量的计算公式,被当时很多厂矿采用。化学分析工作不但日渐受到工商各界重视,其试验数据也广受信赖。化学分析室每年分析及试验样品多达近200种,其中外界委托化验的样品就有130种,远远超过本部指定的化验样品数量,工作之繁重可见一斑。除化学分析工作外,他还参加活性炭试制工作,以柏木、栗木、胡桃壳、椰子壳为原料,采用空气活化法、氯化锌活化法、过热水蒸汽活化法等技术,成功制备近700公斤活性炭,装配2万多具防毒面具及防毒口罩,为中国抗日将士免受毒气伤害做出贡献。

早在19341217,顾毓珍就提出“以我国之优越农产情形,若能谋其利用之道,以补石油矿之不足,实尽善尽美之计”的颇具战略前瞻性的观点。抗日战争前,中国的石油工业落后,石油产量低,所需石油制品主要依赖进口。以1932年为例,当年中国石油产量仅42万加仑(约160万升),进口石油制品(包括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达1.78亿加仑(约6.74亿升),到1933年进口量更增至2.3亿加仑(8.7亿多升)。能替代石油产品的液体燃料,有动力酒精、植物油提炼代汽油及煤炼油等,其中动力酒精因为供给量大,使用稳妥可靠,成为汽油代用品之首选。中工所作为民国时期全国最大的工业研究试验机构,承担着促进工业技术进步,推动工业发展的责任,所以很早就开始小规模研究试制动力酒精。1934年由实业部与华侨黄江泉合办的中国酒精厂在上海浦东白莲泾建厂,顾毓珍作为中方专家参与该厂筹建工作。与同期的其他酒精厂相比,该厂规模最完备,产量最大,产量最初每日4000加仑1.5万多升),后增至每日7000加仑(约2.65万升),每年可产300万加仑(1100多万升),号称远东第一。当时的实业部筹办中国酒精厂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建立一个新兴工业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要解决一部分液体燃料的自给问题。中工所与酒精厂合作,先后用了两年时间研究混合燃料的使用方法,1936年顾毓珍还被派往菲律宾考察酒精代替汽油的工业设施情况与具体实施办法。

酒精汽油混合燃料的使用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化学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汽油与酒精遇水渗入易分离的问题,及酒精与汽油如何配比,才能成为最经济、最高效的燃料;二是机械方面的问题,即汽车引擎在使用不同比例混合燃料时的输出功率、燃油消耗量。通过试验,顾毓珍等人发现:使用浓度98%以上的酒精时,按汽油80%、乙醇20%的比例混合,这种混合燃料的分离温度可降至-17,且无须加入混合剂;使用普通浓度95%的酒精代替汽油时,其分离温度在-5℃~0,必须加入混合剂如戊醇或杂醇油;汽车引擎马力试验结果,似以70%汽油、30%乙醇(浓度95.15%)与6.5%戊醇混合物能效最高。19379月,经实业部提议,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以中工所等研究机构试验为依据的酒精汽油混合燃料办法被正式推广实施。

抗战期间,由于日本的军事、经济封锁,沿海地区的沦陷,滇缅公路的切断,承担中国燃油(汽油、柴油、煤油等)运输的国际交通线被迫陆续中断。汽油进口量锐减,而国内需求量却与日剧增,日渐严重的油荒不仅极其不利于全国对日作战,而且直接影响了国内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解决油荒问题已成燃眉之急。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于1938年设立了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一方面加强对用油的管制工作,同时要求科研企业单位研究和开发酒精、桐油等植物炼油技术以代替汽油、柴油等,以利运输之畅通和军民工业之发展。

当时战前设立的9家酒精厂,惟有广西、湖南、咸阳的3个厂未受损失,其它各厂均已沦于敌手或被毁,所以为解决战时急需,必须在后方大力筹建酒精厂。一般酒精工厂出品的酒精浓度往往不会超过95%,而代替汽油作混合燃料的乙醇浓度须在98%以上。含乙醇95.6%、水4.4%的酒精是恒沸混合液,沸点为78.15,其中少量的水无法用蒸馏法除去,所以脱水工艺是制造高浓度酒精的关键技术。1938年夏,中工所专门成立攻关小组,由顾毓珍负责,他们对甘油脱水法、希亚法与醎性醇类法做了系统的试验。193810月,顾毓珍发明循环式氯化钙法制造高浓度酒精,其所用的脱水剂无水氯化钙,可从四川的粗盐中大量提取,解决了高浓度酒精在后方的制造问题,获当时经济部审查批准的十年专利权。由于技术的改进,至1941年,四川、重庆已登记的酒精厂就有48家,连同不准设立、已呈请、未呈请登记的合计有107家,年生产能力可达900余万加仑(3400多万升),每日约为3万加仑11.3万多升),占当时中国各地酒精生产能力的75%,有力地支持了抗战期间液体燃料的供给。1941年,中工所受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委托,组织四川酒精工业考察团,由顾毓珍任团长,经壁山、永川至内江,再到成都附近,历时半个多月,详细地调查了四川酒精工业的生产状况,编写出《四川酒精工业调查报告》。

在推行酒精汽油混合燃料的同时,当时的国民政府经济委员会又组织棉籽油研究委员会,顾毓珍作为委员会成员之一,研究如何利用棉籽油来代替柴油。1935年初到年底,未及一年的时间里,中工所与中央大学工学院、江南汽车公司合作,经过棉籽油抽提、改制、试车试验,成功研发出棉籽油代柴油的方法。首先,以轻油与酒精为溶剂的抽提法取代传统压榨法,前者可获取90%的含油量,远远超出后者的50%,产油量大幅提高;其次,用热裂法改变棉籽油黏度、凝点、引火点过高的特性,使其与柴油相似;最后,以30%棉籽油与70%柴油混合,其凝点在12,黏度与柴油相似,试车结果非常满意。作为成功的范例,棉籽油代柴油的研制方法被推而广之,应用于其它的植物油。

植物油在热裂分解后,产生类似石油的产品,再经分级蒸馏加精炼后,可以生产出汽油与柴油的代替品。植物油替代品虽无法与天然石油制品媲美,但石油储量有限,植物油的原料生产则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虽然成本高昂,但在非常时期也成为补救油荒的可行之法。自1934年起,中工所与中央大学、燕京大学、南开大学、北洋大学、地质调查所等学术研究机构,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油,试验成功四种植物油热裂法:气相分解法、液相分解法、碱性肥皂蒸馏法、媒触分解法,有效率达到50%。植物油裂化制造“汽油”的试验成功,为战时因地制宜设立汽油替代品提炼厂,解决液体燃料的自给问题开辟了一条新路。

1937年抗战开始,中工所要迁往重庆,顾毓珍先赴重庆北碚,在民生公司主办的西部科学院内借得房屋数间开展化学分析、酿造试验和油脂试验等工作。1939年秋,顾毓珍着手筹备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下辖的北碚三花石酒精厂的建设工作,1940年该厂移交资源委员会后,他又开始筹备中工所的油脂实验工厂。由于形势需要,1939年后中工所陆续在北碚建设了五个试验室和三个实验示范工厂,顾毓珍任油脂试验室主任、汽车燃料试验室主任,兼油脂实验工厂厂长。他在开展大量油脂样品试验的同时,又根据试验室的结果作中型规模的制造试验。有些研究成果在实验工厂试制成功后,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厂家及时推广,就由实验工厂担负小批量的生产任务。油脂实验工厂最初只有一个土法榨油坊,后添设炼油、机器油、油布与皂烛等部门,他们生产种类繁多的产品,如汽油、汽缸油、各种润滑油、电木原料、油墨、皂烛、油纸、油布、雨衣、防毒衣等。据19456月统计显示,1941年以来油脂实验工厂出品的植物汽油及柴油有74万余加仑(280万升),油漆16570公斤,虽数量不大,却填补了后方工业的空缺,缓解军需民用的燃眉之急。通过生产、出售工业产品,还可以筹集部分资金,用于解决研究所研究、试验及其他经费的不足。在重庆北碚期间,顾毓珍与他的同事们还对土法榨油技术进行了改进。关于植物油的压榨,他们做过棉籽、大豆、桐籽、菜籽、花生、芝麻和蓖麻籽7种试验,并从这些数据推算出压榨油籽的一般公式,说明产油率与压力、含油量、时间和运动黏度的关系。关于油脂的萃取试验,他们曾分别以苯和轻油为溶剂作棉籽的试验,其结果前者的萃取效率为92%,后者的为87%。其他技术方面的改良,如采用蒸汽加温设备,可增产桐油6%左右,桐籽粉蒸煮时间改为89分钟最为适宜,这些算不上高深的发明创造,却十分切合当时桐油生产的实际,为促进战时后方的桐油生产发挥作用。

1938年后,顾毓珍综合历年研究与试验结果所得,先后编写了《液体燃料》《油脂制备学》《油脂工业》等书,是中国早期液体燃料、制油工业难得的学习参考用书,为国内液体燃料、油脂工业生产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1945年顾毓珍代理中工所所长,并主持中工所迁回南京、上海的工作;1947年他被任命为经济部北平工业试验所所长。194812月底到上海,接任中央工业试验所(19495月改名为中央轻工业部上海工业试验所)所长。

 

三、湍流传热理论研究

化学工业中的传热问题,重要的是在管内与管外(特别是在管内)的传热,以及如何强化现有的传热设备。在化学工业中涉及的流体,除了水与空气外,还有其他气体、液体、以及非牛顿型流体。在原子能工业中,还会遇到液态金属的传热问题。至于两相流体间的传热问题,则更为复杂,但在现代工业中经常遇到。在圆管中湍流时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被认为是传热与传质过程的基本问题之一。

20世纪50年代后期,顾毓珍延续其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对圆管内流体作湍流流动时的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开展研究,与60年代初国外兴起的“三传一反”(即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过程和化学反应工程)的化学工程基础理论研究不谋而合,对跟踪国际前沿课题的研究起到先导作用。许多工业上遇到的流体传热问题,都是流体在处于湍流流动时产生的,因此湍流传热与湍流流体力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湍流是一种高度复杂的三维非稳态、带旋转的不规则流动,在湍流中的流体的各种物理参数,如速度、压力、温度等都随时间与空间发生随机的变化。凡在流体力学中能够影响滞留层厚度的因素都将影响到给热系数。一般流体的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的关系与普朗特准数(流体运动学黏性系数与导温系数比值的无量纲参数)有关。顾毓珍从实验结果验证了普朗特准数对流体在湍流时的温度分布影响。滞留层对传热的影响在于通过滞留层时的温度损失,此项损失与普朗特准数直接相关。与一般速度分布线相对应的称为一般温度分布线,顾毓珍根据传热理论和大量参考文献推导出与一般速度分布线相对应的一般温度分布线。虽然R.G.Deissler对一般温度分布线有更加详尽的研究,但提出的公式较顾氏公式复杂得多。在流体力学中凡是服从牛顿黏性定律的流体均称为牛顿型流体,反之称为非牛顿型流体。考虑到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很多是非牛顿型流体,顾毓珍对这类流体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光滑管与粗糙管两种湍流流体摩擦系数经验关联式,该公式又被称为“顾毓珍关联式”,至今仍被沿用。

在工业生产中,传热过程往往成为生产的关键,如果能对生产设备加以强化或改用新型的高效率设备,将对生产起重要作用。为此顾毓珍开展了强化传热过程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用旋转流促进湍流程度,从而达到强化传热之目的”的论断。有旋转流时的给热系数大都高于无旋转流的给热系数。此外他还研究了气体流体中加入固体颗粒对传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少量固体颗粒的加入,可以增加气体的湍流程度和增加气流的热量,从而导致气流的给热系数的增大。在这些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他在1964年撰写了《湍流传热导论》,该书是他计划编撰的《中国化学工程学丛书》的第一册,也是他历年来从事传热理论研究成果的集成。当时化学工业部副部长、化工专家侯德榜亲自为该书作序。书中顾毓珍引用边界层学说,并从动量传递与热量传递的类似性,讨论湍流传热及其有关问题,以强化现有的传热设备,最终目的是为换热器的设计与选择服务。根据传热理论分析,他系统地提出了几种传热强化途径,如采用传热强化圈,涡流管传热和在气流中加入少量固体颗粒以强化传热,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本书堪称中国在湍流传热领域的经典,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之作。

1954年加拿大学者在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学术年会上发表第一篇喷动床技术的论文,1961年顾毓珍就以喷动床干燥技术为课题指导研究生。通过研究,他提出多级喷动和有导向管喷动两种新技术,解决了谷物进仓前因干燥技术不良而导致霉烂病变的难题,也是利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工业生产实践的成功范例。

 

四、投身高等教育,培养化学工程专业人才

1901年英国G.E.Davis出版第一部化学工程专著《化学工程手册》,到192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世界上第一个化学工程系,1923年麻省理工学院W.H.WalkerW.K.LewisM.H.McAdams教授合著化学工程第一本教科书《化工原理》,首次系统阐述单元操作原理和计算方法,总结形成以流体流动、过滤、传热、蒸发、蒸馏、干燥、粉碎等“单元操作”为中心、紧密结合应用化学的理论体系,化学工程学科诞生并逐步完善成为一门独立的工程学科。顾毓珍与张克忠、张洪沅、杜长明、曾昭抡等同时代的留学生们,在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的中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师从化学工程国际著名专家,学成归国后带回世界最前沿的化学工程理念、知识、实践,为中国的化工教育及化学工程学科发展做出开创性的贡献。

1930年顾毓珍撰写《化学工程》一文,将化学工程的概念系统地介绍到国内,他与留美同学共同创办化学工程学会,经过他们的积极提倡,化学工程的概念渐渐深入中国的学术界与工程界,各大学也开始纷纷设立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师资的缺乏阻碍着中国化学工程学的发展,1937年顾毓珍在《化学工程与化学工程师的培植》一文中提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化学工程人才培养方法。他建议教育部门每年选送优秀毕业生,在国内实习两年后再送到欧美各国去深造;同时各工业界与化学工厂,也应选择工作业绩优良且富于研究性的化工人才,派送到国外深造,回国后可以在大学任教,同时由工厂聘为顾问工程师,这样各大学培养的化学工程师也容易被推荐到各工厂服务。他还积极呼吁化学工业界培养更多的青年化学工程师,为中国化工事业的未来发展打好坚固基础。

在中工所工作期间,顾毓珍就曾在金陵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兼职授课,讲授化学工程、化工原理、工业化学分析、油脂工业等课程,并将其多年研究实践与大学执教之所得汇编成册。据不完全统计,仅1930-1948年,他撰写的研究报告、论文就达80余篇,还先后编写出版《工业药品制造法》、《液体燃料》等书。

新中国建立后,顾毓珍志愿从事教育工作。194912月他离开上海工业试验所,到同济大学任教,并在复旦大学、沪江大学、江南大学兼职,教授化工原理、工业化学及油脂工业等课程。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到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系教授,先后担任化工原理、化学工程教研室主任。1956年华东化工学院开始招收副博士研究生,顾毓珍成为首批招生的四位导师之一。1964年被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家科委)技术科学组化学工程学分组成员。他严谨治学,一丝不苟,其所在教研组每周定期举行一次读书报告会,研究课题与成果数量长期居于全校前列。他兢兢业业,勤奋著述,先后编写《化工计算》、《化工操作原理与设备》、《化学工业过程及设备》(上、下册)、《湍流传热导论》等多部教材,其中《化工计算》一书,曾9次再版,受到化学化工同行好评。他与成都工学院张洪沅、天津大学丁绪淮共同编写的《化学工业过程及设备》一书,借鉴苏联卡萨特金的编写体系,介绍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与典型设备及学科的新成就与进展,作为全国高等院校化工原理通用教材,曾多次修订、再版发行,被视为化工原理课程非常重要的教学参考书。他平易近人,扶掖后进,化学工程教研组的中青年学者们,在教学、科研上能脱颖而出,还有招收研究生的机会,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使化学工程学科不仅成为华东化工学院的优势学科,而且一直居于国内先进水平。这些成绩都与顾毓珍等前辈学者不遗余力地献身科学教育,奠定坚实的化工科研基础不无关系。

1968727,顾毓珍在华东化工学院不幸去世。他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开发和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奉献一生,亲身实践着一代学者科学报国、教育报国的理想和愿望。

 

五、顾毓珍主要论著

顾毓珍.1930.化学工程.科学.149):1325-1345

T. B. DrewE. C. Koo(顾毓珍),W. H. McAdams1932The friction factor for clean round pipesTrans Amer Inst Chem Engrs2856-72.

顾毓珍.1935.解决中国液体燃料问题之商榷.中国实业.18):1385-1412.

顾毓珍,范敬平.1935.煤之热量计算法与新公式之拟议.工业中心.47):377-383.

顾毓珍,郑粟铭.1935.植物油制造液体燃料之试验.中国实业.111):2021-2039.

顾毓珍.1936Friction Factor of Fluids in Pipes.化学工程.33-14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fluids in Pipes.化学工程.3:91-109.

顾毓珍,杜长明,陆贯一.1936.棉籽油替代柴油研究报告.公路.1(4)415-426

顾毓珍.1937.植物油制造润滑油代替品之研究.工业中心.6(7/8)281-287.

顾毓珍.1937.酒精代替汽油之试验.工业中心.6(9/10/11/12)329-337.

顾毓珍,吴守忠.1937.工业药品制造法.上海:正中书局:221.

李尔康,顾毓珍,周行谦.1937.防毒用活性炭制造之研究与试验.工业中心.66):228-243.

顾毓珍.1939.液体燃料.上海:正中书局:183.

顾毓珍.1942.十年来之油脂研究与试验.工业中心.10(1/2)1-14.

顾毓珍.1942.十年来动力用酒精之试验与研究.工程.15(3)39-53.

顾毓珍.1943.中国十年来之油脂工业.中国工业.(22):14-18.

顾毓珍.1952.化工计算.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83.

顾毓珍.1953.油脂制备学.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80.

张洪沅,丁绪淮,顾毓珍.1957.化学工业过程及设备(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顾毓珍,秦洪万.1961.油脂工业.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74.

顾毓珍.1963.喷动床干燥谷物的研究——降速阶段干燥数据的分析.化学世界.(1):41-44.

顾毓珍.1964.湍流传热导论//(化学工程学丛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22.

 

主要参考文献

顾毓珍. 1996顾毓珍教授科学论文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43.

顾毓珍人事档案.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馆藏全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