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早期各专业(班级)、学号命名规则解析
发布时间:2014-12-18   访问次数:1775

 

 

在联络校友、庆祝校庆、介绍校史、利用档案等事宜中,经常会听到、看到各式各样的专业(班级)简称或代号,如“本一甲班、本三丁班”、“230班、442班”、“工90班、高81班”,直令现在的师生员工一头雾水,不知所云。那么,这些称谓有没有编制规则?又是如何演变的呢?对此,笔者作了一番耙犁,揭开了这些看似“扑朔迷离”的疑团。

1952年建校时,我校仅有3个系5个本科专业,即:无机工业系的矽酸盐工学专业、无机物工学专业;有机工业系的燃料化学工学专业、有机合成工学专业1954年改名为有机染料及中间体工学);化工机械系的化工生产机器及装备工学专业。当时,为方便于学籍管理,它们依次被用“甲、乙、丙、丁、戊”来表示,年级则以“一、二、三、四”区分,故“本一甲班”,就是指本科、一年级、无机工业系的矽酸盐工学专业(当时还有硫酸、食盐电解、制革等5个专修科,遂借“本”字予以区别)。1953年夏,有机工业系新增化学制药工程工学专业,用“己”表示。此时,系属专业代号就开始遇到“排序不连贯”的尴尬。

早期学生的学号编制似乎没有规律,各班级不一定连号,全校所有学生用数字序号统一编排,每年新生的学号追加在“老生”其后,不分年度。如001号为李宽宏(他来自交大,毕业后留校任教);又如胡英院士当时的学号为201、袁渭康院士的学号为863,但后者是1953年入学的,因为1952年的学号已排至728了;而名誉校长成思危是1954年从华南工学院读了两年后并入我校的,故其学号为1086

19555657年学校新增了重有机合成工学(不久改名基本有机合成工学)、抗生素制造工学和化学工程学3个专业,又分属于不同的系,若再按原来的命名法,显然不适宜,书写也不方便,所以学校规定各专业按系从新编排,用阿拉伯数字组合班级简称,其含义为:1-硅酸盐(原矽酸盐)、2-无机物、3-基本有机、4-燃料、5-染料、6-制药、7-抗生素、8-机械、9-化学工程;但年级仍用14区别(由此可知,班级代号每年都要变)。至此,学校所有的专业(班级)全部转换为数字代号称呼,如“442班”即为某年燃料工学专业4年级2班,其它依次类推。顺便一提,当某专业仅有一个班级时用“0表示。

1958年“大跃进”开始,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数也大幅度攀升,新增了电化学工艺学、稀有元素及扩散性元素、物理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合物、石油及天然气开采、石油及天然气工艺学、石油及天然气机械、化学生产工艺学过程自动化调节、工业热能学等专业,同时又开始陆续新增硫酸、氮肥等专修科,原来的专业(班级)代号编制又遇到了新的麻烦,特别是各班级的代号,随年级变动而每年要变一次,对教学等管理环节带来很多不便,所以从1958年夏的新学期开始,学校又改用新的编制方法,以专业名首个汉字(雷同时次之)+入学年份末尾数+班级数为记名方式,避免了新增专业和年级变动使代号命名受到限制的弊病。如“工81班”,即为1958年入学的化学工程专业第一个班;“氮专83班”即为1958年入学的氮肥专修科第3个班,等等。但某个专业若有2个以上班级时,也经常用“某某零班”来称该专业这一届(级)所有的学生,但这恰巧又与仅有一个班级的专业的含义相一致。期间,第二无机工业系各专业由于涉密,有专门的命名法。

据查,直到1965年“文革”前最后一届新生入学止,我校所有学生(包括专科生)的学号一直采用“累进制”编号,如杨胜利院士当年的学号为30841957级),王基铭院士的学号为59811959级);而1965年“动52班”周志强同学的学号为12437,列为最大,也即表示“文革”前14年中我校共计招收了12437名本专科生。

“文革”中后期招收的工农兵学员及1977年恢复高考后入学的大学生,其专业(班级)命名延续旧制,但学号赋予采用了新方法,即每年以年度加序数以示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