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育人”提法及其本义始自我校之考证
发布时间:2014-12-17   访问次数:373

 

我国教育系统蓬勃开展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简称“三育人”)评优活动,是衡量和促进各类学校整体工作成效的一项重要举措,至今方兴未艾。那么,它是怎样诞生的?缘何流行?是否源自我校当年改革试点之经验,遂被广为学习、效仿,并引申至整个教育界,成为极富代表性和推广力的“定格”说法?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全面推进,教育系统尤其是高校,各项工作面貌日新月异。教书育人,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和传统的办学理念,为所有学校所重视和坚守。但新时期、新形势下也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如何真正使教书育人工作有效推进并取得新的成效,是亟需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对和思考的。师资不足、教材匮乏、教室紧缺、宿舍拥挤、食堂爆棚、洗浴困难、文体娱乐活动单一等等资源性问题成为当时高校普遍遇到的困窘。尤其是教职工队伍的整体思想仍然较保守、观念较落后,工作冲劲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考、要”以及势利思想等根深蒂固,远不能跟上社会已经千军万马走市场化发展道路的大背景形势。然而,高校既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拖社会发展的后腿;又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不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去解决这一系列瓶颈问题,教书育人难见成效。

对此,我校当时采取了一系列大胆、艰难的改革。1985年起,首先在后勤系统中全面实行承包制,如食堂、设备物资供应、车队等。接着实行系主任负责制,院、系两级分权;教师实行聘任制(包括责任制、考核制和奖惩制),上课采取挂牌制;学生实行选课制和学分制;学生工作分行政管理、思想指导和第二课堂指导三大系统,特别是第二课堂的推出,为活跃、丰富学生学习第一课堂以外的知识和技能开辟了新天地。还有实行扬长分流、成立人才交流中心;成立基础教育部,对学生实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两段式教育,推行大课制等。另外,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轰轰烈烈地首创“文化艺术节”、“思想学术节”、“体育节”三大节日活动。科技工作除做好项目研制任务外,对内,大办校办企业;对外,大搞科研、生产联合体,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籍此拓宽渠道,筹措办学资金,支援教学工作。总之,相当一个时期内学校的改革如火如荼,而且花样层出不穷(按学校后来的总结称:“三年改革,两年调整”)。

在全面推进改革的同时,学校也明确提出了“三个面向——面向教育、面向学生、面向提高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即学校所有工作都要围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任务来进行。以下列考证为依据:

1987417,学校在《关于在教师节表彰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定》(院通[87]48号)中提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每个教师和广大职工的基本职责,也是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抓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既是培养高质量学生的需要,也是加强师资队伍、职工队伍建设,树立良好校风、教风和工作作风的需要。……”。而当年49日上海市高教局印发的《关于表彰全日制普通高校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的通知》(沪高教发[87]0213号)文件之评奖条件中,没有“三育人”提法。但到97,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的《教卫情况》(53)——教书育人专题研讨简况中提到:“本市高校自1981年底开展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活动以来,逐步发展成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活动,出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各高校和市教育工会分别举办了表彰会、交流会、展览会等,……”。其中提到了华东化工学院。由此可知,上级部门于19879月才开始有“三育人”的提法。

又,19874月,为了推广我校教职工中“三育人”的先进事迹、先进思想和新鲜经验,推动学校正在开展的提高职业道德的活动,党委宣传部和校工会在全校范围内联合发起举办了一次有奖征文活动,并认真组织专家参与评选,入围作品在数期校报上以“教书育人”专版连续刊载,一大批教学第一线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的事迹得到宣传。但当年第三届教师节前,我校计算机系周善琼老师荣获市高校“教书育人”三等奖。之后,学校还举行了一次大型教书育人报告会,邀请全市8位获奖教师来校作经验介绍。我校征文通知中已有“三育人”的明确提法,而当年市里的评奖仍然称“教书育人”。由此可知,上文《教卫情况》中提到“三育人”,即就是指我校的做法。另外,522,我校化学系召开大型教书育人交流会,提出了“治学严谨、勤奋求实、循循善诱、精心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关心爱护、严格要求”的32字教书育人守则。

1986125,我校院长的述职报告中提到:“行政管理系统的任务是管理育人,……”。1987530,学校印发的《机关工作评估方案(征求意见稿)》的通知(院办通[87]84号)中提到:“文明服务——是否注意管理育人、服务育人?……”。19885月出版的《华东化工学院管理改革录》第83页:“在管理育人方面,除做好日常的管理、服务工作,寓育人寓管理、服务之中外,我们还要组织机关干部轮流值班,到学生宿舍和教室进行巡视和指导”;第137页:“后勤工作除了在物质条件上保证学校的总体目标外,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是后勤职工的一项重要任务”;第250页:关于改进和加强党总支工作的意见中“要围绕行政的中心工作,围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配合行政一起分类型、分层次抓好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深化‘三育人’工作,培育‘三育人’典型……”。(注:此书为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于19885月编成出版,叙述内容均发生于成书之前)。

1987610,学校转发的《上海师大讨论教师教书育人的评估标准问题》的通知中,其评估标准细则中没有“三育人”的提法。

由此可知,“三育人”提法及其本义源自于我校当年试点改革之经验,时间:19874月之前。

1987年之前,国内教育系统已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评选活动。至1993年,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首次开展上海市高校“三育人”奖先进个人评比活动,我校黄银山、黑恩成、于淑荣分获123等奖。1995年开始增加“三育人”集体奖,我校基础教育部推荐上报。之后每两年评比一次。

以上就是“三育人”提法及有关评选活动的来龙去脉。笔者留意到,我校最近又将“三育人”推广至“四育人”,增加了“研究育人”。理念创新很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愿这一创新也像当年“三育人”一样为教育界所关注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