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石化高专艰难的办学历程
发布时间:2014-12-17   访问次数:381

 

上期《校史钩沉》简略介绍了我校金山校区的沿革,但由于篇幅所限,读者仅能借之管中窥豹——知道个大概。事实上与我校徐汇校区一样,金山校区的办学历程也同样充满着无比的艰辛,甚至更为曲折。

说金山校区前身——上海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历史,大致可概括为:初创,最为艰难;发展:充满挑战;壮大:要求更高。

“金山工程”是毛主席圈定、周总理批准的,当初主要目标是解决中国人的穿衣问题(生产“的确凉”、“维尼龙”、“卡布龙”等化纤的原料),主要设备全从国外引进,是70年代世界的最新水平。所以在建设工程会战期间,外语培训班已同时举办(有英语、德语、日语三个班),主要是培训翻译人员,以保工程如期投产。初办培训班时,“一无教室,二无课桌,班级里20多名学员挤在一间10来平方的起居室内上课,坐在从临近小学借来的闲置小木椅上,以膝代桌;夏天也没个电扇,闷热难熬”。最头疼的时教师稀缺,教材难觅。“当时‘文革’还未结束,唯一合法、可用的是上海外语学院的油印本教材,借来后师生们自己打印、复制,还有就是从专业资料中收集、选取片段,权作讲义”。“校址也无固定的地方,‘四处游荡’,一搬再搬,直到搬至城乡结合部的生产队农用废弃破房,才算稍有安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厂领导的关心下,培训班才搬回金山大本营——职工大学,结束了‘寄人篱下’的‘游击战’式办学生涯”。

办业余工大时,学校也“居无定所”,都是借用农舍、厂房、居民楼和中小学临时办公与上课。据当时人回忆,一间被戏称为“猪公馆”的平房内住有五个人,但仅有一张书桌,共用一盏不超过25瓦的灯泡。起初时,工大只有15名教师,但要跑几个上课点,往往是一人身兼多科。学生要做化学实验,但学校自己没有实验室,只好借石化一中的,插在晚上进行。说图书馆,实际上就是总厂接待处平房里的一边隅,总共也没有几本书,后来搬到市建一公司三据点,凑了一间30平米的平房,以货架代书架。管理人员办公与书籍挤在一起,屋内阴暗潮湿,夏天,蚊子一群群,见人就咬。据查档案,1979年学校一年专项经费不足10万元,办公经费仅为1400元,可想创业之艰难。

面临总厂急需人才但办学条件又十分简陋和艰难的矛盾,领导们感到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发展速度。首先是师资队伍建设,总厂决定从800名进沪(户口)指标中拿出100个名额来支援教育事业,从全国选调配备教师,办好自己的学校。“一时间应聘人员像潮水般从全国四面八方涌来,厂人事处统一接待,从中挑选专业对口、且有长期教学经验的同志充实教师队伍”。说到这里,笔者了解到当时还是受我们上海化工学院(“文革”至1980年间我校曾用名)领导的四川分院的一批老师就去了金山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到1980年市高教局组织专家去总厂职工大学检查、验收时,学校的师资数量和质量均有了较大改观,一举获得了正式办学资格。

1983年开始对外招生后,学校的性质有了根本改变,即教学对象除了在职的成人外,还有刚出校门的中学生,学校对前者是只管学习,而对后者还要管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和健康成长。一时间,学校相应的各种管理机构相继成立,没有经验,就自己摸索,没有制度,就自己推敲,没有专职管理人员,就“自学成才”。“许多老师是既教书又管事”,甚至是多肩挑。管档案的同志要帮着开班车、卡车;管财务的同志要做搬场工,俨然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在一大批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拓荒者多年耕耘下,一所规模中等、条件尚佳、设施齐备、管理规范的高等专科学校在杭州湾南岸悄然建成:新的教学大楼、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机械实习厂、印刷厂等相继建成;卫星接收站、计算机房、语音教室、电化教育组、甚至卫生室等也配备到位,特别是学生实习厂,车、钳、刨、铣、磨、焊、锻、铸和热处理9个工种一应俱全,保证了学校“三明治”教学模式推进和练就学生过硬的动手操作能力。教材建设、科技研究、对外合作交流工作齐头并进,1985年时学校就承担了总公司属下的32门统编教材任务,1988年与原联邦德国吕贝克专科学校签订了建立校际协作关系的意向书,为我校后来创办中德工学院作了铺垫。南、北两个校区的建设,从立项、征地、动迁、规划到施工、装修、购置设备器材、绿化、搬迁使用,无不倾注着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心血。

石化高专20多年的艰难办学历程,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有用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且还培育了“理想、勤奋、务实、认真”的金山人精神。这一精神,依然会在华理的发展壮大中得到发扬、光大!